《戊戌變法》近代化的起步PPT課件3
戊戌變法的歷史背景:
必要性:
1、國際局勢:發展資本主義已是大勢所趨。
2、民族危機:甲午戰后,列強掀起瓜分中國狂潮導致民族危機加深,救亡圖存迫在眉睫。
可能性:
3、經濟基礎:甲午戰爭后,中國民族資本主義初步發展。
4、階級基礎:民族資產階級作為新的政治力量登上歷史舞臺。
5、思想基礎:早期維新思想對變法起到一定的思想先導作用。
通讀課文,試著歸納出戊戌變法的幾個階段
序幕——公車上書(重點)
興起——宣傳、組織
高潮——百日維新(重難點)
落幕——戊戌政變
... ... ...
一、序幕——公車上書
“公車上書”意即“舉子上書” 。漢朝時,政府都是用公車接送應試的舉子,后來就把參加科舉考試的舉子叫做“公車”。
在這里,由于這次上書是康有為組織參加科舉考試的各省舉子所為,因此歷史上就稱為“公車上書”。
“公車上書”提出了四項解決辦法:
一、下詔鼓天下之氣;
二、遷都定天下之本;
三、練兵強天下之勢;
四、變法成天下之治。
上書因頑固派的阻撓,并沒有送到光緒帝的手中,但康有為、梁啟超等人卻將它印發全國,引發了各階層人士的廣泛關注,促進了維新運動的發展。
1895年康有為領導的“公車上書”,標志著維新思想由書生議政,輿論宣傳發展成為社會請愿、愛國救亡的政治運動。
由此揭開了維新變法運動的序幕。
... ... ...
二、維新變法的興起——宣傳維新思想
思考:上書失敗后,維新派人士并未就此放棄,他們做了哪些努力?
著書立說,尋找變法依據
持續上書,爭取皇帝支持
論戰權貴,減少變法阻力
辦報立會,宣傳變法思想
康有為、梁啟超創辦《萬國公報》
后將《萬國公報》改名為《中外紀聞》
維新派在各地創辦報刊、學會、學堂,宣傳維新思想,為變法制造輿論,培養人才。
維新變法運動逐漸在全國興起。
... ... ...
三、高潮——百日維新
康有為多次上書光緒帝請求變法維新,光緒帝終被打動,決心變法自強。
1898年6月11日,光緒帝頒布“明定國是”的詔書,宣布“以變法為號令之宗旨,以西學為臣民之講求,著為國是,以定眾向……。”
百 日 維 新 的 內 容
政治方面
廣開言路,準許民眾上書言事;精簡機構,裁汰冗員。
經濟方面
保護農工商業,提倡開辦實業。
文化方面
改革科舉制度,廢除八股文;
鼓勵興辦學堂,
創設京師大學堂;
提倡辦報、譯書、出國留學
軍事方面
整頓陸海軍,裁減冗兵,采用新法練兵,增強海防實力
你怎么看待變法的內容?除了前面說到的作用以外,有沒有不足之處?
有利于哪個階級的利益?
損害了誰的利益?
作為一次由皇帝親自支持、發動的維新變法,又得到那么多讀書人的支持,最后能否獲得成功呢?你覺得變法能推行下去么?
... ... ...
四、落幕—戊戌政變
慈禧太后(1835—1908),1898年9月21日發動戊戌政變,囚禁光緒,逮捕了維新派人士(殺害戊戌六君子),廢除變法措施(只保留京師大學堂),戊戌變法宣告失敗
“各國變法,無不從流血而成,而今中國未聞有因變法而流血者,此國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請自嗣同始!
—— 譚嗣同
“有心殺賊,無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
—— 譚嗣同
... ... ...
探究活動:戊戌變法為什么會失?
客觀原因:封建頑固勢力的阻撓和破壞。舊的封建勢力雖然已日漸腐朽沒落,但對于維新變法而言仍然具有強大的破壞力量。
主觀原因:
1、 資產階級維新派軟弱,缺乏斗爭的勇氣;
2、維新派自身實力不足,又把維新變法看得過于簡單,以為依靠一個沒有實權的皇帝就能實現;
3、光緒帝和維新派斗爭經驗不足,變法的實施較為倉促,政令頒出操之過急;
4、對封建反動勢力和列強寄予幻想;
5、脫離了廣大人民群眾,沒有得到人民群眾的支持。
根本原因:中國民族資本主義還未得到充分發展,資產階級力量還很弱,封建守舊勢力在中國則相對較強大。
結論:資產階級改良道路在中國行不通!
... ... ...
戊戌變法(百日維新)的意義:
1、性質:一場自上而下的資產階級性質的改良運動。
2、實質:資產階級與封建勢力的斗爭。
3、意義:
① 有利于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和西方科學技術的傳播。
② 有利于中國資本主義知識分子參與政權。
③ 戊戌變法也是一次思想啟蒙運動,為社會進步和思想文化的發展起了重要推動作用。
戊戌維新,雖時日極短,現效極少,而實二十世紀中國史開宗明義第一章也。——梁啟超
... ... ...
維新變法運動的主要代表人物
康有為(1858~~1927),又名祖詒、字廣廈、號長素,又號明夷、更甡、西樵山人、游存叟、天游化人,晚年別署天游化人,廣東南海人,人稱“康南海”,清光緒年間進士,官授工部主事。出身于士宦家庭,乃廣東望族,世代為儒,以理學傳家。近代著名政治家、思想家、社會改革家、書法家和學者,信奉孔子儒家學說,并致力于將儒家學說改造為可以適應現代社會的國教,曾擔任孔教會會長。著有《康子篇》、《新學偽經考》等。
梁啟超(1873~~1929),中國近代史上著名的政治活動家、啟蒙思想家、資產階級宣傳家、教育家、史學家和文學家。戊戌變法(百日維新)領袖之一。曾倡導文體改良的“詩界革命”和“小說界革命”。其著作合編為《飲冰室合集》。
譚嗣同(1865~~1898),漢族,湖南瀏陽人,是中國近代資產階級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維新志士。他主張中國要強盛,只有發展民族工商業,學習西方資產階級的政治制度。公開提出廢科舉、興學校、開礦藏、修鐵路、辦工廠、改官制等變法維新的主張。寫文章抨擊清政府的賣國投降政策。1898年變法失敗后被殺,年僅三十三歲,為世稱“戊戌六君子”之一。
關鍵詞:近代化的起步教學課件,戊戌變法教學課件,中華書局版八年級上冊歷史PPT課件下載,八年級歷史幻燈片課件下載,近代化的起步PPT課件下載,戊戌變法PPT課件下載,.PPT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