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戌變法》近代化的起步PPT課件2
課程標準
知道康有為、梁啟超等維新派代表
了解“百日維新”的主要史實。
知識與能力
知道康有為、梁啟超是維新派的主要代表,列舉其維新活動,培養提取材料有效信息的能力。
講述“戊戌變法”主要經過,培養口頭方式陳述歷史事件的能力。
過程與方法
編排歷史短劇或進行角色扮演,生動創設“公車上書”、康榮論辯、“戊戌政變”等歷史情境加深對維新派人物和思想主張的認識。
列舉19世紀末變法維新運動中的重大歷史事件,梳理運動發展線索,構建知識框架。
拓展討論戊戌變法背景、失敗原因、歷史作用,增強從歷史發展進程中認識歷史事件的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學習維新人士在民族危亡關頭積極追求新知、探索救國出路,甚至為此犧牲生命的愛國情懷和變革精神。
綜合分析洋務運動、戊戌變法失敗原因,進一步認識腐朽的封建制度是阻礙中國實現近代化、實現獨立富強的最大障礙。
重點
1.能夠說出維新派代表人物,列舉19世紀末維新運動的重大歷史事件。
2.知道“戊戌變法”的時間、主要領導者,了解變法詔令的主要內容。
難點
1.通過分析戊戌變法詔令內容,認識變法具有資產階級性質。
2.討論百日維新失敗原因,認識推翻封建制度是中國實現近代化的前提。
... ... ...
戊戌變法運動
1.背景:甲午戰敗,中國的民族危機空前嚴重;民族資本主義初步發展,資產階級力量壯大;洋務運動的教訓;日本明治維新成功的經驗。
2.目的:挽救民族危亡,發展資本主義。
3.代表人物
康有為、梁啟超
譚嗣同
4.進程
公車上書
警世洪鐘《天演論》
百日維新
戊戌六君子就義
5.結局:失敗
失敗的原因:
一般認為,戊戌變法變法失敗主要是由于 :1.資產階級維新派的軟弱性和妥協性力量過于弱小,同時缺乏正確的理論指導(根本原因),缺乏反帝反封建的勇氣,只采取改良的辦法,并對封建反動勢力和列強寄于幻想,遠離了民眾,又害怕民眾,因而也就得不到人民群眾的支持,歸于失敗。2.同時頑固派非常強大,而西方資本主義國家不希望中國走上獨立發展資本主義的道路。于是,中外反動勢力共同絞殺了維新運動。事實證明,在半殖民半封建的中國,資產階級改良道路行不通。
6.歷史教訓
在當時的中國,改良主義道路走不通;中國近代化的進程漫長而又曲折。
7.歷史意義
1.資產階級改良運動,符合中國歷史發展趨勢,具有進步意義。
2.是一場愛國救亡運動,激發了人民的愛國思想和民族意識。
3.近代中國第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在社會上起了思想啟蒙作用,促進了中國人民的覺醒。
... ... ...
三、百日維新
1898.6頒布“定國是詔”
光緒皇帝(1871-1908),即愛新覺羅.載湉,廟號德宗,年號光緒,醇親王之子。1874年同治皇帝駕崩,無嗣,載湉入繼為帝,當時年僅4歲,由慈禧太后垂簾聽政。光緒十三年(1887年)二月七日起親政,但朝政大權仍由慈禧太后實際控制。1908年11月4日突然猝死,疑被毒死。
百日維新主要內容
政治方面
改革政府機構,裁撤冗員,任用維新人士
經濟方面
鼓勵私人興辦工礦企業
文教方面
辦新式學堂培養人才;翻譯西方書籍,傳播新思想;創報刊,開放言論
軍事方面
訓練新式軍隊
... ... ...
練兵營
1.康有為、梁啟超作為偉大的歷史人物永載史冊,主要是因為他們( )
A.發起了洋務運動 B.發起了維新變法運動
C.領導了辛亥革命 D.參加了新文化運動
2.19世紀末,中國近代化的核心內容是學習( )
A.西方軍事技術 B.西方政治制度
C.西方經濟技術 D.西方自然科學
3.康有為等領導的戊戌變法運動突出的歷史功績在于( )
A.廢除科舉制度
B.建立了君主立憲制
C.建立了北洋海軍
D.促進了思想啟蒙
4.魯迅在回憶讀一本書的情形時寫道:“哦!原來世界上竟還有一個赫胥黎坐在書房里那么想,而且想得那么新鮮!”你認為他所讀的這本書最有可能闡述的觀點是( )
A.“以夷制夷”
B.“師夷之長技以制夷”
C.“民主”和“科學”
D.“物競天擇,適者生存”
關鍵詞:近代化的起步教學課件,戊戌變法教學課件,中華書局版八年級上冊歷史PPT課件下載,八年級歷史幻燈片課件下載,近代化的起步PPT課件下載,戊戌變法PPT課件下載,.PPT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