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路難》PPT課件7
教學目的
⒈朗讀背誦古代詩詞。
⒉整體了解各首詩詞的主要意思。
⒊體會詩詞所表現的情志或意趣。
導入
古詩詞是我國文學史上的瑰寶。學習古詩詞要整體了解各首詩詞的主要意思,記住其中那些表現詩詞主旨的優秀詩句,能夠背誦。
作者簡介:
李白,字太白,號青蓮居士,盛唐詩人,有“詩仙”之稱。少年抱負宏大。以管仲、晏嬰等名相自期,想輔佐帝王,成就偉業。天寶(742年)由友人道士吳筠推薦,被召入長安,供奉翰林,做一名文學侍臣,以詩賦為朝廷點綴升平。因與權貴不和,被迫“賜金放還”;安史之亂起,參加永王李幕府,后受株連,流放夜郎,遇赦東歸,后病逝于當途。
有《李太白集》,F存作品有《李太白全集》,收詩九百多首。
... ... ...
寫作背景:
《行路難》是樂府《雜曲歌辭》舊題。這首詩是李白在天寶三載(744)離開長安時所作。詩中寫世路艱難,反映了政治上遭遇挫折后,詩人內心的強烈苦悶、債郁和不平;同時,又表現了詩人的倔強、自信和他對理想的執著追求,展示了詩人力圖從苦悶中掙脫出來的強大精神力量。
重點詞理解: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盤珍饈直萬錢
珍羞:珍美的菜肴。羞同“饈”。直:同“值”
賞析:李白離別京城,親朋好友為他設宴餞行。宴席十分豪華:“金樽”、“玉盤”,極言飲食器具之精美;“清酒”、“珍饈”極言酒肴之珍奇;“斗十千”、“直萬錢”極言酒、菜之珍貴。欲抑先揚,極言宴席的華美。手法高度夸張。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
箸:筷子:四顧:環看四周。
問:面對美酒佳肴,作者為什么卻放下酒杯,撂下筷子,離開座席,拔出寶劍,舉目四顧,心緒茫然呢?這里體現了作者怎樣的心情?
賞析:化用鮑照《擬行路難》“對案不能食,拔劍擊柱長嘆息”。然而稟性豪爽嗜酒如命的詩人對此美酒佳肴卻“停杯投著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端起酒杯,又把酒杯推開,拿起筷子,又把筷子擲下;拔出寶劍,舉目四顧,心緒茫然。“停”、“投”、“拔”、“顧”四個連續的動作與“金’”、“清”、“玉”、“珍”形成鮮明的對比,生動刻畫了詩人既悲憤郁悶又竭力從苦悶中掙扎出來的自我形象。
... ... ...
理 解
金杯盛著昂貴的美酒,玉盤裝滿價值萬錢的佳肴 。但是我停杯扔筷不想飲,拔出寶劍環顧四周,心里一片茫然。想渡黃河,冰雪卻凍封了河川;要登太行,但風雪堆滿了山。當年呂尚閑居,曾在碧溪垂釣;伊尹受聘前,夢里乘舟路過太陽邊。行路難啊,行路難!岔路何其多,我的路,今日在何處?總會有一天,我要乘長風,破巨浪,高掛云帆,渡滄海,酬壯志。
小結:
本詩表達了詩人的樂觀自信、遠大抱負。
這首詩反映了李白被迫離開長安之際的思想痛苦和心理矛盾。
一方面,長安兩年的經歷,使他認識到朝廷的黑暗和仕途的艱難,滿懷悲憤,卻又無可奈何,產生了進退失據、茫然無措的強烈痛苦,反復感嘆:“行路難!行路難!”另一方面,積極用世的愿望,對自己才能的堅信不移及歷史上一些賢人最終得到明主重用的事例,又使他對前途滿懷希望,相信自己終會有乘風破浪之時,顯示出對理想的執著追求和對前途的充分自信。全詩交織著現實與理想的深刻矛盾和失望與希望的復雜心情,充滿著一股抑郁不平之氣,一種昂揚奮進之志。這既反映出當時現實對詩人的沉重壓抑,也表現出詩人豪放不羈、自強不息的個性。
關鍵詞:行路難教學課件,語文版九年級下冊語文課件,九年級語文幻燈片課件下載,行路難PPT課件下載,.ppt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