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五首》PPT課件8
使至塞上
(唐) 王維
單車欲問邊,屬國過居延。
征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蕭關逢候騎,都護在燕然。
王維,字摩詰。祖籍太原祁(今山西祁縣),其父遷居于蒲(今山西永濟),遂為河東人。開元(721)進士。先后擔任太樂丞、濟州司倉參軍、右拾遺、監察御史等職。后為尚書右丞,世稱王右丞。晚年隱居藍田輞川,以禪司詩,故有“詩佛”之稱。與孟浩然并稱“王孟”,乃盛唐山川田園詩派杰出代表。早歲邊塞詩沉雄慷慨,意氣飛動。山水田園詩,或壯麗雄闊,或清幽恬澹,“詩中有畫”。有《王右丞集》,《全唐詩》存詩四卷。
... ... ...
主旨
這首詩敘述了作者出使塞外的艱苦行程,描繪了塞外奇特壯美的風光,歌頌了河西軍隊的聲威,同時也表達了詩人的抑郁、孤寂的思想感情。開頭兩句交代了作者的去向。二三兩句既概括地交待了行程,又抒發了作者內心的不平。五六句以出色的描寫,道出了邊塞之景的奇特壯麗和孤寂之感。結尾兩句以寫到達邊塞作結。
《使至塞上》的作者是_ _ 朝的_ _ ,字_ _ ,太原祁人,是_ _ 派的代表。他與_ _ 齊名,并稱“王孟”。本詩選自_ _ _ _ 。詩中用_ _ _ _ _ (原句)描繪出一幅意境雄渾、浩瀚壯美的沙漠美景。
作者在本詩中即景設喻,比如在頷聯中以蓬和雁來比喻_ _,暗寫了作者的_ _ _ _之情。這與首聯和頸聯的_ _ _ 、 _ _ _兩個意象呼應。
1.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不恰當的一項是( )
A.頷聯即景設喻,既寫景,又敘事;一語兩指,貼切自然;流露了詩人輕松愉悅和急切見到邊關將士的心情。
B.邊疆沙漠,浩瀚無邊,所以用了“大漠”的“大”字;邊塞荒涼,景物單調,偶爾出現的一股狼煙格外醒目,因此稱做“孤煙’’。‘
C.沙漠上沒有山巒樹木遮擋,婉蜒遠去的黃河橫貫其間,望不到盡頭。一個“長”字,既抓住了景物的特征,又準確表達了詩人的感覺。
D.“落日”,本來容易給人以感傷的印象,這里用一“圓”字,卻給人以親切溫暖的感受,意境雄渾。
... ... ...
泊秦淮
(唐)杜牧
煙籠寒水月籠沙,
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國恨,
隔江猶唱后庭花。
杜牧, 字牧之, 號樊川, 京兆萬年人, 太和三年進士及第, 由于性情剛強、直陳利弊, 得罪當權, 所以不為重用, 使他有懷才不遇的感覺, 于是浪跡于江湖, 飲酒賦詩以自遣, 他作詩技巧甚高, 文字鮮明華麗, 卻又充滿對人生的感慨,后世認為杜牧的詩豪邁氣慨,在晚唐中自成一格,為了別于杜甫, 世稱“小杜”。他的詩與李商隱齊名,合稱“小李杜”。
... ... ...
主旨
這首詩寫詩人夜泊秦淮的所見所聞,借古諷今,抨擊那些沉湎酒色、醉生夢死、茍且偷生、不理朝政的上層人物,表達詩人對國家命運的關懷和憂憤。
《泊秦淮》的作者是___,字____,___朝___家。后人常稱____為“老杜”,稱____為“小杜”。我們學過他的____。本詩選自_____。詩中寫統治階級縱情聲色、醉生夢死的詩句是:_______。
1.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分析,有誤的一項是( )
A.第一句兩個“籠”字連用,將輕煙、淡月、寒水、細沙四種景物融為一體,貼切傳神地勾畫出秦淮河兩岸朦朧冷清的景象。
B.第二句寫詩人的小船停泊在秦淮河靠近對岸酒家的地方。一個“夜”字,既點明時間,也暗指當時社會的黑暗。
C.第三四句,作者借寫歌女批評縱情聲色、醉生夢死的頹靡世風和沉溺于歌舞升平而不知國之將亡的統治者。
D.這首詩于情景交融的意境中,表達了詩人對歷史的深刻思考,對現實的深切憂慮。
... ... ...
無題
(唐)李商隱
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
曉鏡但愁云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
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
李商隱(813~858),字義山,號玉谿生,懷州河內(今河南沁陽縣人)。唐代后期,在統治集團內部黨派激烈的斗爭中,李商隱政治上受到壓抑,郁郁不得志 ,成了牛、李黨爭的犧牲品。46歲時死在滎陽。李商隱的詩歌,有的抒發自己政治失意的痛苦心情,有的反映晚唐的政治生活,有的是托古諷今的詠史之作,還有一類描寫愛情生活的無題詩,最為后代讀者所喜愛。他的詩有獨特的藝術成就,構思新巧,詞藻華美,想象豐富,格律嚴整,風格婉轉纏綿。有《李義山詩集》。
李商隱的詩以含蓄隱晦、精美典雅著稱,他的十多首《無題》詩就很能代表他的詩風。
這首《無題》詩大約出于一個女子的口吻,寫兩個有情人不忍分別、分別后彼此思念的心情。
... ... ...
三、研讀賞析
1、識體:律詩—首聯、頷聯、頸聯、尾聯
2、引導探究
(1)此詩從哪個字一眼就能看出它所寫的內容?
(2)首句中的兩個“難”字意義上有何區別?
相見難——相見機會難得
別亦難——相別難舍難分
... ... ...
浣溪沙
(宋)晏殊
一曲新詞酒一杯,
去年天氣舊亭臺,
夕陽西下幾時回。
無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識燕歸來。
小園香徑獨徘徊。
晏殊(991~1055):字同叔,撫州臨川(今江西撫州市)人,北宋初期著名的宰相、著名的詞人。七歲能文,十四歲以神童召試,賜同進士出身。他一生富貴優游,卒謚元獻。累官至同平章事兼樞密使,范仲淹、富弼、歐陽修、韓琦等均出其門下。曾以樞密副使出知應天府,延請范仲淹以教生徒,“自五代以來,天下學校廢,興學自殊始”。其詞清新婉麗,“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為千古名句。所作多吟成于舞榭歌臺、花前月下,而筆調閑婉,理致深蘊,音律諧適,詞語雅麗,為當時詞壇耆宿。詞集存《珠玉集》和清人輯《晏元獻遺文》。
... ... ...
《浣溪沙》選自 _ _ _ ,是_ _ 朝的_ _寫的,字_ _ ,撫州臨川人, 是_ _派的詞人!朵较场分斜蛔u為“天然奇偶”傳誦千古的佳句是:_ _ _ _ _ _ 。
1、下列對這首詞的理解和分析,有誤的一項是(
A.“一曲新詞酒一杯,去年天氣舊亭臺”,抒發了詞人“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的感傷情懷。
B.“夕陽西下幾時回”,詞人由自然規律的變遷更替,流露出對美好景物的留戀,同時也不免對時光的流逝感到無比的惆悵。
C.“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表面為實筆,實則虛筆,這種虛實相間釣寫法使它們的內涵更為豐富,深蘊著生活的哲理。
D.“小園香徑獨徘徊”中的“獨”突出了凄清寂寞之感,“徘徊”一詞,將詞人對美麗春天、大好年華以及美好事物的無限依戀之情表現得淋漓盡致。
2.下列對這首詞的理解和分析,有誤的一項是
A.上片寫詞人在落日余暉中飲酒填詞的富貴閑適生活,將一種躊躇滿志、閑散尋歡之態充分表現了出來。
B.下片借“花落去”與“燕歸來”抒寫了消逝中的再現,重現中的變化,以及詞人的感受和思索,深蘊著生活的哲理。
C.這首詞以“獨”字為詞眼:獨自飲酒,獨自佇立亭臺,獨自徘徊于小徑。所有的思緒都是由這“獨”字而來。
D.全詞借景抒懷,從文字上看是流連光景,而更深一層的是對人生易逝的感慨。
... ... ...
水調歌頭
蘇軾
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家、書畫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眉州眉山人。蘇洵之子。嘉佑進士。神宗時曾任禮部員外郎,后以作詩“謗訕朝廷”罪貶黃州。哲宗時任翰林學士,官至禮部尚書。后又貶謫惠州、儋州。北還后第二年病死于常州。南宋時追謚文忠。與父洵弟轍,合稱“三蘇”。其文汪洋恣肆,明白暢達,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詩清新豪健,善用夸張比喻,在藝術表現方面獨具風格。
背景
《水調歌頭》:這是蘇軾一首久負盛名的詞。這首詞是宋神宗熙寧九年中秋作者在密州時所作。這一時期,蘇軾因為與當權的變法者王安石等人政見不同,自求外放,展轉在各地為官。他曾經要求調任到離蘇轍較近的地方為官,以求兄弟多多聚會。到密州后,這一愿望仍無法實現。這一年的中秋,皓月當空,銀輝遍地,與胞弟蘇轍分別之后,轉眼已七年未得團聚了。此刻,詞人面對一輪明月,心潮起伏,于是乘酒興正酣,揮筆寫下了這首名篇。
... ... ...
討論理解
質疑一、讀上片,回答問題。
詞中哪一句體現了作者向往天上宮闕,不愿留在人間?為什么?
“我欲乘風歸去”
在人間,作者孤獨、寂寞,感受到的只是失意與別離的折磨。
質疑二、讀上片,回答問題。
詞中的哪些句子寫出了詞人的內心矛盾?
“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詞的上片,寫詞人月下歡飲時的聯想和想象。
詞一開篇接連兩個發問,其一,天上的明月是從什么時候開始有的?其二,不知月亮上,“今夕是何年”?這樣的問題李白也曾問過:“青天有月來見時?我今停杯一問之。”相比之下,蘇軾這一問,問得更加癡迷。很明顯,詞人因思親情切而生寂寞之感,不由把酒問月,并想象著月宮今夕的情景;但當他想到月宮的清寒,又不免遲疑起來,于是,詞人轉而安慰自己:在天上起舞,只有清冷的影子相隨,怎么比得上留在溫暖的人間呢?隱約透露出在現實中苦悶難譴,欲求解脫的情緒。
... ... ...
1.下列對這首詞的理解和分析,不恰當的一項是( )
A.詞的上闋寫出了作者寂寞的心情及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與追求。
B.詞的下闋表達了作者曠達豪邁的情懷。其中,點明題旨的句子是“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C.這首詞是寫詩人對親人的懷念,因而,整首詞充滿了傷感、壓抑的情調。
D.這首詞把“天”與“月”人格化,創造了一種神話般的境界。
2.下列對這首詞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這首詞寫于作者仕途失意之時,但自始至終洋溢著樂觀向上、積極奮進的情緒和對天上宮闕的向往和留戀。
B.“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一句,既是責怨月圓得不是時候,又是對弟弟和自己的寬慰。
C.“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這句話從人到月,從古到今,對自然和社會作了高度概括,很有哲理意味。 .
D.全詞情景交融,意境豪放闊大,描寫虛實結合,充滿了豐富的想象和浪漫的情致,具強烈的藝術感染力。
... ... ...
關鍵詞:詩詞五首教學課件,語文版九年級上冊語文課件,九年級語文幻燈片課件下載,詩詞五首PPT課件下載,.ppt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