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蔣經國先生的信》PPT課件2
學習目標
1、了解一些生僻字詞的用法,并能正確、靈活地加以運用。
2、了解書信的有關知識,明白作者如何通過這種體裁表情達意。
3、通過分析作者的一些字詞句的使用,體會這些表達了作者的什么感情。
寫作背景
有文獻記載,臺灣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領土。解放后,毛澤東主席就提出“一定要解放臺灣”,1979年1月全國人大常委會發表《告臺灣同胞書》,提出“和平解決”臺灣問題的方針,此后鄧小平又提出了“一國兩制”的原則。三年后廖承志給蔣經國寫了這封書信,勸說他為祖國和平統一做出貢獻。
... ... ...
詞語
把晤wù 咫尺zhǐ 悖謬bèi miù
東隅yú 茍同ɡǒu 珍攝shē
毋庸贅言wú yōnɡ zhuì 不必說多余的話。
未雨綢繆chóu móu 比喻事先作好準備。
難辭其咎jiū 難以推卸罪責。
同捐前嫌xián 一起拋棄從前的怨恨。
瀏覽課文
1.解題:“致”是什么意思?
2.本文的寫作目的是什么?
3.文中表達哪些情感?
致:禮貌的給予。
寫作目的:本文是廖承志給自己的舊友蔣經國先生的信,旨在勸說蔣經國從歷史的高度,為國家、民族利益著想,為早日實現祖國統一做出決斷和貢獻。
私交之誼和政治情感。(設想周到)
... ... ...
整體把握
1、這篇文章旨在勸說蔣經國為實現祖國的和平統一做出貢獻,作者是從哪些角度來勸說的?
主要從三個角度來勸說:
1、從大勢所趨,民心所向及亞太地區局勢穩定和世界和平角度來勸說。
2、從回顧國共兩黨的合作歷史,希望兩黨合作,共圖振興中華大業的角度來勸說。
3、從忠孝的角度勸說。
2、作者一方面申明大義曉之以理;一方面對蔣經國不利于祖國和平統一的言論進行了反駁,作者反駁了哪些不利于祖國和平統一的言論?
不接觸,不談判,不妥協
“罪人”、“投降”、“屈事”、“吃虧”、 “上當”
“以三民主義統一中國”
臺灣 “經濟繁榮,社會民主,民生樂利”
... ... ...
問題探究
文章開頭由私交寫起,最后由私交之誼結尾有何作用?
開頭結尾暢敘闊別情思,句句包含真切深情,能以情通貫全文,以情動人,表現廖承志的不計個人恩怨,以國家利益為先的博大胸懷,也體現了他對蔣經國的深切關懷。
文中“愿弟慎思” “望弟再思” “渴望三思”這三句話對內容的推進和感情的表達起了什么作用?
“愿弟慎思” “望弟再思” “渴望三思”這三句話
使表述的內容層層深入,由國家民族的利益至個人的抱負前途,表現出作者為對方設想周到,關懷備至。不僅關心其身體健康,更主要的是關懷其政治前途和命運。
... ... ...
總結:
內容:此信寫的是廖承志同志為促進祖國統一大業與蔣經國先生進行了推心置腹的懇談,信的內容微言大義,語短情長,具有強烈的感染力。
語言:全文氣質凝重,文彩斐然,句式長短相宜,詞語頓挫有節,音調高低抑揚,余韻久遠,其味無窮。
拓展延伸
你能說出幾句表達愛國情感的名言嗎?
示例:
1、只有精忠能報國,更無樂土可為家。——董必武
2、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林則徐
3、最愛祖國的人才是最好的世界主義者。——丁尼生
關鍵詞:致蔣經國先生的信教學課件,語文版九年級上冊語文課件,九年級語文幻燈片課件下載,致蔣經國先生的信PPT課件下載,.ppt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