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鐵盧之戰》PPT課件2
不管是戰場還是商場,只要你戰不過對手,人們就會說你遭遇了“滑鐵盧”。你知道“滑鐵盧”的來歷嗎?
“滑鐵盧”是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南邊的一個小村的名字,1815年6月重新執政的拿破侖決定率12萬法軍在此與威靈頓率領的22萬英普聯軍決戰,就是歷史上著名的滑鐵盧戰役;F盧之戰是拿破侖最后一次馳騁在戰場上,他的失敗,徹底結束了拿破侖的時代,歐洲的歷史又翻開了新的一頁。后來,人們就把“滑鐵盧”當作最終失敗的代名詞。
教學目標
1、培養科學的思辨能力;
2、學習本文工筆細描和大筆勾勒相結合的寫作方法;
3、繼續體會報告文學兼有新聞和文學兩重特征的特點。
... ... ...
走近英雄神話——拿破侖
拿破侖·波拿巴(1769~1821)是法國資產階級政治家和軍事家,法蘭西共和國第一執政(1799~1804年),法蘭西第一帝國和百日王朝皇帝(1804~1814年,1815年)。
評 價
黑格爾:世界之所以平衡,是因為有上帝的存在,歐洲的天秤之所以保持平衡,是因為有拿破侖,拿破侖就是神的存在。
丘吉爾:世界沒有人比拿破侖更偉大!
... ... ...
走近作者
斯蒂芬·茨威格(1881~1942),奧地利著名小說家、傳記作家,出身于富裕的猶太家庭。青年時代在維也納和柏林攻讀哲學和文學。后去世界各地游歷,結識羅曼·曼蘭和羅丹等人,并受到他們的影響。第一次世界大戰時從事反戰工作,成為著名的和平主義者。二十年代赴蘇聯,認識了高爾基。1934年遭納粹驅逐,先后流亡英國、巴西。1942年在孤寂與理想破滅中與妻子雙雙自殺。
茨威格在詩、短論、小說、戲劇和人物傳記寫作方面均有過人的造詣,尤以小說和人物傳記見長。代表作有小說《最初的經歷》、《馬來狂人》、《恐懼》、《感覺的混亂》、《人的命運轉折點》、《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象棋的故事》、《一個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時》、《危險的憐憫》等;傳記《三位大師》、《同精靈的斗爭》、《三個描摹自己生活的詩人》等。茨威格對心理學與弗洛伊德學說感興趣,作品擅長細致的性格刻畫,以及對奇特命運下個人心靈和遭遇的熱情的描摹。
寫作背景
眾所周知,拿破侖是19世紀初期威震世界的法國著名軍事家和政治家。1810年,拿破侖幾乎控制了除英國和俄國之外的整個歐洲,法蘭西帝國的強盛發展到了頂峰。但是,1812年的莫斯科戰役和1815年的滑鐵盧戰役卻使這個不可一世的大將軍一敗涂地。從當時的天氣不難看出,前者因為嚴寒,后者因為暴雨,使得拿破侖的銳氣大大受阻。
1815年3月,拿破侖帶領千余名官兵,趁著黑夜,偷偷渡海,在法國本土登陸,順利進入巴黎,再次登上皇位。并決定在6月份與聯軍決戰,以實現他稱霸世界的野心。戰場就在今天的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南邊的小村滑鐵盧。由英國威靈頓公爵率領的22萬
... ... ...
走進課本
一、字詞積累
1、給下列紅色字注音
牝馬( ) 倏然( )
殲滅( ) 色子( ) 擎 著 ( )
厄運( ) 目眩( ) 喘咻咻( )
箍桶( ) 焦灼( ) 忐忑( )
巋然不動( ) 瀕于殆盡( )
黑魆( )魆
2、識記詞語
惟命是從:絕對服從,讓做什么就做什么。
孤注一擲:把全部的錢一下投做賭注,企圖最后得勝,比喻在危險時把全部力量拿出來冒一次險。
巋然不動:高聳屹立不動。巋 :高大獨立的樣子。
鴻篇巨制:形容大部頭的作品。
滅頂之災:比喻毀滅性的災難. 滅頂:水漫過頭頂。
優柔寡斷:辦事遲疑,沒有決斷。
瀕于殆盡:接近徹底失敗。
... ... ...
二、讀課文,說說評評
快速地從文中找出戰爭發生的時間、地點、參戰雙方以及戰爭的經過與結果等語句,用自己的話概括故事梗概。
時間:1815.6.18 上午九點 十一點 下午一點
地點:滑 鐵 盧
人物:拿破侖 內伊 格魯希 熱拉爾 旺達姆 威靈頓 布呂歇爾
本文由六個部分組成:
1.滑鐵盧的上午:寫了戰前拿破侖進行了壯觀、熱烈地檢閱,及初戰事雙方首領等待援兵的焦急心情。
2.格魯希的錯誤:寫在決定世界歷史的關鍵時刻,惟命是從的格魯希死抱紙上條文,不聽副司令及眾將官的建議。
3.決定世界歷史的一瞬間:評議指出格魯希做出錯誤決定的一瞬間是決定世界歷史的一瞬間,并寫了已感到不安地格魯希未能隨機應變的及時增援皇帝。
4.滑鐵盧的下午:寫拿破侖命令格魯希不惜一切代價趕緊與自己靠攏,魯莽勇敢的內伊決心與威靈頓決一死戰,可格魯希的援兵仍未能到。
5.決戰:寫戰場上雙方部隊都已精疲力竭,拿破侖誤把布魯歇爾的普軍當作格魯希的援兵,集中最后所剩的全部兵力向威靈頓的主陣地發起攻擊,結果潰不成軍。
6.尾聲:直至普軍獲勝的第二天,格魯希還一直死抱著那道追擊普軍的命令,在漫無目的地行軍。錯過了那關鍵一瞬間的格魯希,導致了拿破侖的敗局。
... ... ...
研讀與探究
1、你認為文章開頭的景物描寫有什么作用?
提示:烘托戰爭即將開始的緊張氣氛,并暗示了拿破侖軍隊戰敗的結局。
2、作者認為格魯希扮演了一個什么樣的角色?你怎樣看待這個問題?
提示:作者認為格魯希應承擔法軍失敗的責任。“然而格魯?紤]的這一秒鐘卻決定了他自己的命運、拿破侖的命運和世界的命運。在瓦爾海姆的一家農舍里逝去的這一秒鐘決定了整個十九世紀。”這說明作者將法軍失敗的全部責任都推到了格魯希身上。我認為格魯?紤]的一秒鐘及其作出的錯誤決策,顯然加速了拿破侖的敗局,一定程度上也起到了改變世界歷史走向的作用。但不能將責任完全歸罪于格魯希。
... ... ...
再讀課文
1、拿破侖等到了格魯希的及時救援了嗎?
2、作者行文時采用雙線結構。想想是哪兩條線索?
一是拿破侖指揮的戰役現場;二是格魯希的后方狀況。
3、課文既有全景的勾勒又有細部特寫,請結合課文雙線結構的內容找出有關部分。
大場面:“上午”—檢閱情景;“下午”—沖鋒情景
細節:“錯誤”—用早餐時;“尾聲”—爭辯思考時
全景細部交替:“決戰”“尾聲”
4、請默讀并品味文中議論部分,談談 作者對格魯希所持的態度?
膽小、懦弱、惟命是從、優柔寡斷。
... ... ...
語言賞析
(1)今天的太陽只散射出淡黃色的微光,顯得陰郁無力。
“只”有僅之意,暗示天氣迅猛急變,一場暴風雨即將來臨,也暗示這天氣將給拿破侖在滑鐵盧之戰中慘敗作鋪墊;“陰郁”既寫天氣給人陰森感覺,又寫拿破侖軍隊的氣氛不活躍。
(2)熱拉爾看到他如此猶豫不決,便激動起來,急沖沖地說:“趕快向開炮的方向前進!”
“急沖沖地”有迅速、立即和急忙之意,以熱拉爾的隨機應變,又有膽識來反襯格魯希的惟命是從,缺乏膽識,為下文寫拿破侖在這場戰爭中慘敗,格魯希承擔的責任是巨大的,他斷送了法蘭西和歐洲的命運。
(3)這次戰役,無論從遠看,還是從近看,無論是從統帥的山頭上看,還是從盔甲騎兵的馬鞍上看,它都是偉大的。具有多方面的意義。它是一部扣人心弦的富于戲劇性的藝術杰作;一會兒陷入畏懼,一會兒又充滿希望,兩者不停地變換著位置,最后,這種變換突然成了一場滅頂之災。這次戰役是真正悲劇的典型。
概括說明了本次戰爭的偉大意義以及這次戰爭變幻莫測的特點,指出了這場戰爭的悲慘結局。
... ... ...
總結
本文敘述了世界戰爭史上一次著名的戰役——滑鐵盧戰役的經過,著重描寫了拿破侖麾下的將軍格魯希,認為是格魯希的惟命是從、缺乏膽識,未能隨機應變地及時增援皇帝,導致了拿破侖的敗局。
關鍵詞:滑鐵盧之戰教學課件,語文版八年級下冊語文課件,八年級語文幻燈片課件下載,滑鐵盧之戰PPT課件下載,.ppt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