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騎兵》PPT課件3
楊朔(1913-1968),現代作家,原名楊毓(yù)瑨(jìn),山東蓬萊人。1942年加人中國共產黨?谷諔馉帟r期,寫過不少通訊和中、短篇小說;解放戰爭時期,擔任過新華社特派記者;1949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姑涝瘯r期,寫出優秀長篇小說《三千里江山》;1956年以后,從事外事工作,同時寫了大量散文,作品有《雪浪花》《香山紅葉》《荔枝蜜》《海市》《茶花賦》等。有《楊朔文集》和《楊朔散文選》等作品集。
創作背景
1938年底,日本妄圖“速戰速決”滅亡中國的計劃破產后,轉而把主要兵力用于進攻共產黨領導的敵后抗日根據地。1940年8月,為粉碎日軍的“囚籠政策”,八路軍在彭德懷的指揮下,出動100多個團,約20萬兵力,在綿延5000里長的戰線上,對華北日偽軍展開以破壞鐵路,奇襲據點為主的大規模反擊戰。這就是威震中外的“百團大戰”。作者以“百團大戰”為背景,編寫了這篇具有傳奇色彩的故事。本文原載于1943年6月20日的《解放日報》上,有改動。本文所講述的就是這次反擊戰中的一個頗具傳奇色彩的戰斗故事。
... ... ...
整體感知
聽課文,回答下列問題
1、本文講述了一個怎樣的故事?(復述)
(1)寫了什么人?
(2)寫了什么事?
2、圍繞什么來展開的?(線索)
課文記述了一個具有傳奇色彩的故事:
八路軍的一個騎兵班在失去與大部隊聯系的情況下,憑借著堅定的必勝信念和英勇無畏的革命精神,與敵人展開游擊戰,打亂了日寇的軍事部署,迫使敵人停止掃蕩,而自己則平安轉回了根據地。
《鐵騎兵》以離開大隊的騎兵的行蹤為線索。
... ... ...
梳理結構:
以騎兵離開大隊的行蹤為線索,組織材料,敘述故事。
第一部分:鐵騎兵離開大隊單獨行動的原因;
第二部分寫鐵騎兵在追趕大隊途中與敵人周旋;
第三部分寫鐵騎兵平安轉回根據地,尋到了大隊。
這篇散文的構思特點:懸念迭起
設置了哪些懸念?
找到有關文字,有感情朗讀后進行歸納
1、開篇設置懸念:騎兵班脫離大部隊,環境險惡,他們將遇到哪些危險?能否找到大部隊?
離開大隊①天氣惡劣 環境險惡 單獨行動
2、敵人秋季“掃蕩”,騎兵又地勢不熟,面臨困難和危險?令人捏一把汗;
②秋季掃蕩 形勢危急
3、夜渡黃河不成,那該怎么辦 ?這河是什么河?
半夜爬上一個山頭,望見一座城,這城是什么城?
③夜渡黃河 爬上山頭
... ... ...
設置這些懸念產生了怎樣的表達效果?
——使故事情節曲折生動,凸現人物精神風貌,為故事情節的發展作好鋪墊,散文結構顯得精巧,而人尋味,令讀者興趣盎然。
討論:一個騎兵班為什么能打亂敵人的軍事部署?試從敵我兩方面加以分析,并找出相應的句子進行說明。
從我方看:
1、戰士 有堅定的必勝信念和英勇無畏的精神;
2、戰士勇敢機智,果斷用游擊戰術襲擾敵人。
3、離不開人民的支持。(農民的熱情)
從敵方看:
日寇貌似強大但本質虛弱,被騎兵的馬槍嚇破了膽,不得不停止掃蕩。
... ... ...
語言品味:
1、如何理解“騎兵們一齊驚得‘啊’了一聲,隨后不覺大笑起采。”一句中的“驚”“笑”二字?
句中的一個“驚”字,表明黃河所給人的震撼力。“笑”是為昨晚的冒失,竟然想騎著馬趟過水流湍急的黃河。另外,這個“笑”中還含有慶幸的成分,幸虧沒有強渡,否則后果不堪設想。
2、“星星脫離軌道,就會隕落,八路軍掉隊了,卻能主動打游擊。”說說你對這句話的理解。
在太空中運行的星星,是必須按照自己既定的軌道運行的,一旦脫離軌道,便會墜落消失?墒前寺奋姂鹗,即使失去了與大部隊的聯系,他們也能繼續戰斗,打擊敵人。此處是作者將科學事實與八路軍戰士掉隊作比較,說明我們的戰士具有頑強的意志和很高的戰斗素養。這句話也點明了八路軍能取得一個又一個勝利的重要原因。
關鍵詞:鐵騎兵教學課件,語文版八年級下冊語文課件,八年級語文幻燈片課件下載,鐵騎兵PPT課件下載,.ppt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