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話》PPT課件
學習要求
文學知識:了解詩人聞一多
課文閱讀分析:
概括這首詩中表現的情感內容;
分析說明詩中所用隱喻的含義;
識別詩中的排比、反復修辭手法。
題解/背景
《一句話》選自于詩集《死水》,寫于1925年詩人留美回國之后,當時是人目睹了帝國主義和祖國的貧困,更看到了中國人民高昂的斗爭熱情和英雄氣概,詩人有感而發。以抑制不住的喜悅,昂揚旺盛的激情,預言苦難的祖國必將獲得新生,便寫了這首詩。
... ... ...
作者簡介
(1)聞一多,著名的詩人、學者和民主戰士。是新文學團體“新月社”的主要詩人,新格律詩的積極倡導者。
(2)作品有詩集《紅燭》,《死水》。
第一部詩集《紅燭》多為自由體,帶有濃厚的浪漫主義色彩,也有唯美主義的印痕。第二部詩集《死水》,詩風有明顯的變化,現實主義精神大為增強,并講求詩的音樂美、繪畫美、建筑美,《死水》以其新格律詩的模范實踐,成為聞一多對新詩發展的獨特貢獻。
課文講解
這話叫我今天怎么說?
你不信鐵樹開花也可,
那么有一句話你聽著:
等火山忍不住了緘默,
不要發抖,伸舌頭,頓腳,
等到青天里一聲霹靂
爆一聲“咱們的中國!”
“等火山忍不住了緘默”,封建軍閥將會“發抖,伸舌頭,頓腳”,這些詩句形象地揭示了反動勢力兇狠而又虛偽的本質,充分肯定贊頌了具有五千年歷史的中華民族的精神與力量,體現了作者對社會歷史的清醒認識與敢于追求真理的膽魄。
... ... ...
層次內容分析1
這首詩激情奔放,一氣呵成。全詩以“一句話”—“咱們的中國”為藝術構思的中心和主題顯現的焦點,每一句是都圍繞著它,緊扣著它,或烘托著它。
第一節:寫出了“咱們的中國”巨大威力及在時間上的突發性。
第一層(1,2句):“禍”和“火”。突出“有一句話”在現實中被壓制的原因和巨大壓力。
第二層(3,4句):用“五千年”寫沉默之久,用“火山”隱喻沉默的主人是民眾,沉默的原因則上面以做了注解。
第三層(5,6,7,8,句):交代了一句話的內容及其突發性,震撼力,解開了詩開頭的懸念,并以“霹靂”之威呼應“能點得著火”的描寫。
第一節詩反映了當時中國政治黑暗,革命一觸即發的社會現實,暗示了民眾革命力量的偉大,并對未來的社會將由人民當家做主表現出堅定,樂觀和信念。
... ... ...
課文要點
(1)表現手法:詩中大量運用了隱喻手法。
①“有一句話說出就是禍,有一句話能點得著火”,其中a.“一句話”隱喻火種,b.“火”隱喻民眾革命,c.“說出就是禍”暗示反動統治者對民眾革命的懼怕和鎮壓,d.“能點得著火”暗示民眾普遍存在著不滿和反抗情緒。
②a.“火山”隱喻蘊藏著巨大力量的民眾,b.“霹靂”隱喻民眾革命的聲威和力量,表現出詩人對民眾和民眾革命的堅定信心。
③“咱們的中國”,暗示未來的祖國將由人民當家作主,表現出詩人對理想中國的向往和贊頌。
④“鐵樹開花”暗示某些人對民眾革命的懷疑。
(2)反復修辭的作用:兩節詩的末三句重復,僅將“突然”換成了“等到”,這用的是“反復”修辭手法。起作用:有一唱三嘆之妙,不僅強調了“霹靂”和“咱們的中國”,突出了主題,而且高潮疊起,強化了全詩高昂自信的激情和格調。
(3)語言特點:這首詩形式整齊,語言自然平易而富于節奏感,有適于吟誦的特點。
... ... ...
小結
這首詩的內容可以從三個方面來理解:
(1)對黑暗現實的揭露和批判(“有一句話說出就是禍,有一句話能點得著火”)
(2)對理想中國的追求和贊頌(“等火山忍不住了緘默......”)
(3)對民眾力量充滿信心(以“火山”象征民眾)
藝術特色1
1、形式整齊,音節和諧,富有節奏感。
全詩十六句分兩節,節與節,行與行對仗工整,第一節和第二節的一至六行字數相等,三節的最后三句除個別外,其余相同,形式上給人一種“建筑美”。全詩幾乎一韻到底,瑯瑯上口,富有節奏感。
2、寫實手法與隱喻手法的運用
這首詩注意寫實,語句大多平易樸實,但又凝煉、貼切、富于表現力。“這句話叫我今天怎么說”“那么有一句話你聽著”,幾近口語。同時這首詩又大量運用了隱喻手法,如:“一句話”隱喻火種,“火”隱喻民眾革命,“火山”隱喻蘊藏著巨大力量的民眾,“霹靂”隱喻民眾的反抗和吶喊,以“鐵樹開花”隱喻不相信民眾會當家做主。
... ... ...
重難點問題
一、概括詩中表現的情感內容
詩歌表達了熱切希望中華民族美好未來與理想中國必然實現的思想感情,充分表達了對民眾革命的信心和濃厚的愛國主義思想。
二、分別說明文中所用隱喻的含義
詩中大量運用了隱喻手法。
“一句話”隱喻火種,“火”隱喻民眾革命,“火山”隱喻蘊藏著巨大力量的民眾,“霹靂”隱喻民眾的反抗和吶喊,以“鐵樹開花”隱喻不相信民眾會當家做主。表現出詩人對民眾和民眾革命的堅定信心。
關鍵詞:一句話教學課件,語文S版六年級上冊語文課件,六年級語文幻燈片課件下載,一句話PPT課件下載,.ppt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