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亥雜詩》PPT課件6
龔自珍 清代思想家、文學家,是近代思想家、文學家及改良主義的先驅者。從小勤奮好學,15歲開始寫詩,但屢試不第,38歲才中進士,做了幾任小京官。他對清朝的思想統治不滿,不愿和統治者合作,終于在鴉片戰爭前一年辭官回家。他的詩文揭露清統治者的腐朽,洋溢著愛國熱情。著名的是《己亥雜詩》共315首。
寫作背景
道光十九年(1831年)歲次己亥,龔自珍辭官返鄉,又去北上迎接妻兒,在南北往來途中,感于清朝朝庭壓抑、束縛人才的情況,作詩315首表達了變革社會的強烈愿望。
... ... ...
浩蕩離愁白日斜,吟鞭東指即天涯。
譯文:浩浩蕩蕩的離別愁緒向著日落西斜的遠處延伸,馬鞭向東舉起這一起身,從此就是天涯海角了。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譯文:我辭官歸鄉,有如從枝頭上掉下來的落花,但它卻不是無情之物,化成了泥土,還能起著培育下一代的作用。
... ... ...
主題
主旨:抒發了自己辭官司離京時的復雜感情,展示了詩人不畏挫折、不甘沉淪、始終要為國家效力的堅強性格和獻身精神。全詩移情于物,形象貼切,構思巧妙,寓意深刻。
詩的后兩句:詩人用移情于物的手法,在詩人看來,落花作為個體,它的生命是終止了;但一當它化作春泥,就能保護、滋養出新的花枝,它的生命就在下一代群體身上得以延續,體現出真正的生命價值--終將孕育出一個繁花似錦、絢麗燦爛的春天。這并不是落花的葬詞,而是一首新生命的歌。
詩人借花落歸根,化為春泥,抒發了自己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 這兩句詩也包含了這樣的哲理:“落紅”似乎成了無用之物,但從另一角度看,它能化泥護花,仍有價值和作用,它包含著世上的萬事萬物均具有兩面性,“有用”和“無用”不是絕對的,而是相對的,關鍵在于觀察者的視角,在于自身的價值和功用。
“落紅不是無情物 化作春泥更護花”也隱喻了詩人雖辭官但仍會關心國家的命運。從而形象、貼切地展示了作者為國效力的獻身精神。
關鍵詞:已亥雜詩教學課件,湘教版六年級下冊語文PPT課件下載,六年級語文幻燈片課件下載,已亥雜詩PPT課件下載,.PPT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