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歌》PPT課件3
看 圖 作 文
看下面的圖畫,用一句話描述所看到的情景。
藍藍的天上飄著那白云,白云的下面蓋著雪白的羊群。
思 考
這首歌的音樂情緒是怎樣的?
這首歌表達了蒙古人民怎樣的感情?
音樂情緒:悠遠、平靜。
表達了蒙古人民對家鄉深深的熱愛與眷戀。
... ... ...
長 調 介 紹
長調是蒙古族特有的歌曲,在遼闊的草原上人們用長調來歌唱生活,贊美自然,抒發情懷。它高亢明亮、氣勢寬廣、曲調悠長、節奏舒展具有強烈的大草原遼闊蒼勁的氣息和熱情奔放的特點,表現了蒙古族人民熱愛生活、豪放豁達、崇尚自然的情懷。這些特點的形成與蒙古族人民的生活方式及蒙古族人民自由的生活態度有密切的關系。蒙古族民歌的內容非常豐富,有描寫愛情和娶親嫁女的,有贊頌馬、草原、山川、河流的,也有歌頌草原英雄人物的等等,這些民歌生動地反映了蒙古族的風土人情。
短 調 介 紹
短調民歌主要流行于蒙漢雜居的半農半牧區。與長調民歌明顯不同的是,短調一般是兩行,有韻的兩句式或四句式,節拍比較固定。歌詞簡單,但不呆板,其特點在音韻上廣泛運用疊字。篇幅較短小,曲調緊湊,節奏整齊、鮮明,音域相對窄一些。往往是即興歌唱,靈活性很強。愛情歌曲在短調民歌中占有極大的比重。
... ... ...
蒙 古 歌 曲 特 點
多裝飾音,長音常用擻聲唱法。
字少腔長,高亢遼遠,節奏自由。
內容主要是懷念故鄉、贊美家鄉、贊美新社會、贊美純真的愛情等。
無伴奏合唱——牧歌
《牧歌》已經被改編為多種舞臺表演形式,如大提琴獨奏、小提琴獨奏,無伴奏合唱等。其中流傳最廣泛的是下面我們聽聽作曲家瞿希賢改編的無伴奏合唱《牧歌》。下面讓我們共同欣賞這首歌:
無伴奏合唱簡介
無伴奏合唱是指僅用人聲演唱而不用樂器伴奏的多聲部音樂表演方式,也包括為此寫作的聲樂曲。無伴奏合唱源于歐洲中世紀天主教堂的唱詩班(圣樂團)。自文藝復興后期起,才漸漸成為世俗音樂演唱形式。 無伴奏合唱能充分發揮男女不同聲部、聲區、音色的表現力,并在整體上保持音質的協調和格調的統一。在長期的發展中,無伴奏合唱積累了豐富的曲目,它至今仍在歐美音樂生活中占有重要的位置。
... ... ...
小 結
今天,我們了解了草原上蒙古民族民歌的一些基本特點,知道了民歌的特點是由于地理環境、生活方式、風俗習慣、語言特點形成的。對我國的蒙古民族有了進一步的了解,從而使我們更加熱愛我國的少數民族。
作 業
分別聆聽聆德德瑪和布仁巴雅爾《美麗的草原我的家》,進一步鞏固長調特點,區分不同音色帶來的不同效果。
關鍵詞:牧歌教學課件,七年級上冊音樂PPT課件下載,七年級音樂幻燈片課件下載,牧歌PPT課件下載,.PPT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