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文化的勃興》國家的產生和社會的變革PPT課件6
一、文字的演變
甲骨文
商朝時刻在龜甲或獸骨上的文字。
我國有文字可考的歷史從商朝開始
金文
商周時刻在青銅器上的文字,又稱“鐘鼎文”。比甲骨文規范。
大篆
西周晚期,人們將文字統一整理成的一種樣式。
戰國時期,用毛筆在竹簡和絲帛上寫字
... ... ...
二、天文、歷法和醫學
天文:
夏朝—最早的日食記錄
商朝—甲骨文里日食月食的記錄都很可靠
西周—有確切日期的日食記錄
春秋—關于哈雷彗星最早的記錄
歷法:
夏朝—出現“夏歷”
商朝—完備,12個月,大小月,閏月
戰國—測定24節氣
醫學:扁鵲(春秋戰國),“望聞問切”四診法
... ... ...
與二十四節氣有關的諺語
種田無定例,全靠看天氣。
立春陽氣轉,雨水沿河邊。
驚蟄烏鴉叫,春分滴水干。
清明忙種粟,谷雨種大田。
立夏鵝毛住,小滿雀來全。
芒種大家樂,夏至不著棉。
小暑不算熱,大暑在伏天。
... ... ...
扁鵲:春秋戰國之際的名醫。他總結出望、聞、問、切四診法,一直被中醫沿用
扁鵲針灸圖 這是摹繪自漢代畫石像上
的扁鵲針炙圖拓片,原石像現藏于山東曲阜孔廟。
畫面上的扁鵲半人、半鳥形象,正在給病人作針灸治療。
屈原 是一位有抱負的政治家,也是我國古代偉大的詩人,戰國末期楚國人。屈原面對日益衰落的楚國,希望革新圖強,重振楚國的往日雄風,但是卻受到當權者的讒害,被楚王放逐。后來由于楚國政治腐敗,國都被秦國攻陷,屈原懷著滿腔悲憤,投入汨羅江自盡。
... ... ...
課堂練習:
一、單項選擇題:
1.我國有文字可考的歷史開始于商朝,是因為商朝:
A、有了史官 B、有了確切紀年
C、有了史書 D、留下了記載歷史資料的甲骨文
2.竹書和帛書出現于:
A.商朝 B.商周時期 C.西周晚期 D.戰國時期
3.商周的“金文”是一種什么文字:
A.刻在龜甲、獸骨上的文字 B.鑄刻在青銅器上的文字
C.刻在石器上的文字 D.鑄刻在鐵器上的文字
5.選擇關于我國歷法方面的知識正確的表述是:
A、相傳在八千年前,我國就已有了歷法。
B、今天的農歷,又叫“殷歷”,是比較完備的歷法。
C、戰國時期,我國才將一年分為12個月,有大小月之分和閏月之說
D、從戰國時期開始,人們已制定出一年的24節氣。這是歷法上的最大成就。
6.我國古代人民很早就制定了比較完備的歷法,將一年分為12個月,大月30天,小月29天,閏年增加一個月,這個歷史時期是: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東周
7.我國古代人民很早時期就定出了一年中的24個節氣,這個歷史時期是:
A.夏朝 B.商朝 C.春秋 D.戰國
8. 下列哪一項史實不是發生在春秋戰國時期
A.我國歷史上第一次有確切年月日記錄的日食
B.定出一年中的24個節氣
C.觀測到一顆彗星掃過北斗,留下了關于哈雷彗星的最早記錄
D.名醫扁鵲采用望、聞、問、切四診法診斷疾病
... ... ...
二、填空題:
1.戰國時期,偉大詩人屈原吸收民歌精華,利用楚國方言,創造出新體詩歌,他的代表作品是《____》。
1973年在湖北隨州出土了大量的鐘鼓樂器,其中以______最為珍貴。
三、材料分析題:閱讀材料回答:
“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
①上述內容出自哪一作品?
②這一作品是誰創作的?他生活在什么時期的哪個國家?
③這兩句詩反映了作者怎樣的情懷?
自學指導:預習第9課 中華文化的勃興 (二)
①把春秋時期的思想家和戰國時期的思想家區分開。
②仔細辨別各學派及其主張。
關鍵詞:國家的產生和社會的變革教學課件,中華文化的勃興教學課件,人教版七年級上冊歷史PPT課件下載,七年級歷史幻燈片課件下載,國家的產生和社會的變革PPT課件下載,中華文化的勃興PPT課件下載,.PPT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