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文化的勃興(二)》國家的產生和社會的變革PPT課件3
材料一、樊遲問仁。子曰:“愛人。”
材料二、孔子路過泰山的一側,有一個在墳墓前哭得婦人看上去十分憂傷?鬃恿⑵鹕韥砜吭跈M木上,派遣子路去問訊那個婦人?鬃诱f:“你哭得那么傷心,好像有很傷心的事。”那婦人說:“我的公公被老虎吃了,我的丈夫也被老虎吃了,現在我的兒子也被老虎吃了。”孔子問:“那你為什么不離開這里呢?婦人回答說:這里沒有苛刻的暴政。”孔子說:“學生們記住了,苛刻的暴政比老虎還要兇猛可怕。”
材料三春秋時期,晉靈公荒淫無道,以重稅來滿足奢侈的生活。他在高臺上用彈弓射行人,觀看他們躲避彈丸的樣子。一次因為熊掌沒有燉爛,就把廚師殺掉,把尸體撞到筐子里讓宮女拿去扔掉。
... ... ...
孔子 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魯國人,儒家學派創始人,中國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中國思想文化的主要代表人物,世界歷史文化名人。
政治主張:“仁”“愛人”“為政以德”
教育成就:
教育對象:有教無類
教學方法:因材施教
學習態度: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
學習方法:溫故而知新
文化成就:
整理古籍 《詩經》、《尚書》編《春秋》
言論記錄在《論語》
... ... ...
百家爭鳴的歷史背景
1、經濟上:鐵農具和牛耕技術出現,促進了生產力的極大發展,私田開墾,沖擊奴隸社會土地所有制。
2、軍事上:大規模軍事戰爭從春秋五霸到戰國七雄,奴隸社會逐漸瓦解。
3、政治上:以商鞅變法為代表的變法運動,使地初步建立。主階級奪取政權,封建社會
墨子,戰國初期偉大的思想家,墨家學派的創始人。姓墨名翟,生卒年不詳。墨子主張“兼愛”、“非攻”,反對兼并戰爭。他重視科學技術和邏輯學的研究。對我國古代科學做出了突出貢獻。
荀子,戰國末思想家、教育家。名況(約前313~前238),號卿,趙國人。曾游學于齊,三任稷下學宮“祭酒”。批判地總結諸子學說,于儒學中推崇孔學而指斥思孟學派。政治上主張禮法兼用,王霸并行。批駁天命觀念,否認鬼神迷信之說。提出天人之分觀點,論證闡述“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
... ... ...
1、你最喜歡的是哪家的學說?為什么?
2、哪家的學法更適合當時社會的需要?
3、如果你是一國之君,一校之長,一班之長,你認為應該如何治理國家、學校、班級?
課堂練習
1.老子的學說記錄在
A.《道德經》B.《尚書》
C.《論語》 D.《春秋》
2.“苛政猛于虎也!”說這句話的是
A.老子 B.孔子
C.韓非子D.莊子
關鍵詞:國家的產生和社會的變革教學課件,中華文化的勃興教學課件,人教版七年級上冊歷史PPT課件下載,七年級歷史幻燈片課件下載,國家的產生和社會的變革PPT課件下載,中華文化的勃興PPT課件下載,.PPT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