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爾賽-華盛頓體系》凡爾賽-華盛頓體系下的世界PPT課件6
知識回顧
1、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性質如何,結果如何?
性質:一場帝國主義的掠奪戰爭。
結果:以同盟國的失敗告終。
2、一戰使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的實力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德國、奧匈成為戰敗國,英法實力削弱,美日經濟實力增強
3、帝國主義列強“安排”戰后世界的基本依據是什么?
依據經過世界大戰已經變化了的各國實力。
4、帝國主義列強是如何“安排”戰后世界的?
召開巴黎和會和華盛頓會議,最終確立了凡爾賽—華盛頓體系。
... ... ...
一、巴黎和會和凡爾賽體系
1、巴黎和會的召開(1919.1.18—6.28)
1)背景
(1)一戰使舊的統治秩序被破壞,因此戰后新的國際統治秩序要重建。
(2)戰后各國實力對比發生變化,要求重新分割世界。
(3)社會主義國家蘇俄的成立,各帝國主義國家要策劃反蘇。
2)各國參加和會的意圖
美國:攫取戰后世界領導權
英國:繼續海上的優勢,維護龐大的殖民帝國,并保持歐洲大陸均勢
法國:極力壓制德國,稱霸歐洲大陸
意大利:擴大領土
日本:把從德國手里奪取的權利合法化
... ... ...
一、凡爾賽體系
結合課本回答下列問題:
1、對凡爾賽體系的形成起重要作用的會議?巴黎和會
2、巴黎和會召開的目的是什么?
為了締結和約,對戰后的世界做出重新安排。
3、巴黎和會的主要操縱國有哪些?英法美
4、巴黎和會的中心議題是什么,最終的結果?
中心議題處置戰敗國德國。
最終結果:簽訂了《凡爾賽和約》
... ... ...
二、華盛頓體系
材料分析
(一) 尊重中國之主權與獨立,及領土與行政之完整;
(二) 施用各種之權勢,以期切實設立并維持各國在中國全境之商務實業機會均等之原則;
(三) 不得因中國狀況,乘機營謀特別權利,而減少友邦人民之權利,并不得獎許有害友邦安全之舉動。
1、該材料反映出那一次會議簽訂的什么條約的內容?
華盛頓會議、《九國公約》
2、參加此次會議的國家中矛盾最為激烈的國家是哪些?美、日
3、該條約的簽署對中國有什么影響?
使中國又回復到了幾個帝國主義國家共同瓜分的狀況,
便利了美國在中國的擴張。
... ... ...
比較巴黎和會和華盛頓會議的異同
同:
1)背景\目的:一戰后帝國主義國家重新瓜分世界;
2)性質:均為分贓會議
3)過程:由少數帝國主義國家操縱,充滿矛盾和斗爭;
4)內容:涉及中國問題,侵犯中國主權;
5)結果:暫時調整了帝國主義之間矛盾;
異:
1)背景不同:
2)開會內容不同:巴:處理戰勝國與戰敗國之間關系,共同策劃反蘇;華:處理戰勝國之間關系,共同支配中國;
3)影響不同:巴:主要確立戰后帝國主義在歐洲、中東、非洲的新秩序;華:主要確立戰后帝國主義在遠東、太平洋地區的新秩序;
... ... ...
凡爾賽—華盛頓體系形成的原因、影響及瓦解的根本原因、特點、啟示
1)形成的原因:
①是列強爭奪世界霸權和重新瓜分殖民地的需要;
(一戰極大地改變了國際力量的對比)
②是列強調整世界秩序的需要;
(一戰是帝國主義重新瓜分殖民地和爭奪世界霸權的戰爭,它使得帝國主義之間原有的秩序被打亂)
③是重建國家的需要;
(一戰使許多歐洲國家損失慘重,國民經濟幾近崩潰邊緣)
2)形成的影響:
①給世界帶來了短暫的穩定和繁榮;
(它維持了戰后和平,暫時緩解了帝國主義國家之間的矛盾;有利于資本主義經濟的恢復和發展,為20世紀20年代資本主義的繁榮創造了條件;推進了世界政治民主化進程。)
②潛伏著戰爭危機;
(從本質上講,凡—華體系是帝國主義一戰后分贓的產物)
③改變了國際政治格局;
A,改變了區域性政治格局;
(凡爾賽體系確立了列強在歐洲、中東、非洲統治的新秩序;華盛頓體系確立了列強在遠東、太平洋地區的統治的新秩序)
B,國際政治中心發生了轉移;
(雖然仍以歐洲為中心,但美國憑借其強大的經濟實力,不斷沖擊著以歐洲為中心的政治格局)
3)瓦解的原因:
(1)根本原因:帝國主義政治經濟發展不平衡;同時體系的實質是帝國主義重新瓜分世界,
(2)凡-華體系沒有改變世界的基本格局--列強依然剝削和壓迫落后國家和地區;
(3)沒有消除列強間的矛盾,如戰勝國之間,戰勝與戰敗國之間,反而埋下了更大沖突的種子,
4)凡爾賽—華盛頓體系的特點
①支配世界的力量仍然是以歐洲尤其是以英法兩國為主;
②體系具有不牢固性、脆弱性;
③體系具有反動性;
④體系具有不全面性;
⑤體系還具有一定進步性;
... ... ...
凡爾賽—華盛頓體系戰略格局的演變的啟示及評價
啟示:
1)國際戰略格局是一種社會歷史現象,呈現出動態的、漸進的運動過程和周期性變化規律;
2)帝國主義、霸權主義是戰爭的根源,也是爭奪世界霸權的主要力量;
3)圍繞經濟利益的爭奪是戰略格局演變的內在因素,強大的經濟實力是參與國際政治的首要條件;
4)科學技術作為生產力,為各國經濟發展和參與國際競爭注入活力;
5)國際戰略格局的演變,歸根結底是綜合國力競爭的結果;
兩次和會對中國問題的處置及影響
1)巴黎和會:
把德國在山東的權利轉讓給日本,引起中國的五四運動,北洋軍閥被迫拒絕和約簽字.
2)華盛頓會議:
歸還中國在山東的主權,但<九國公約>又使中國重新回復到幾個帝國主義國家共同支配的局面.
... ... ...
延伸:一戰后歐洲霸權地位的削弱
1)首先表現為歐洲自身實力的削弱;
①經濟上:一戰使歐洲各國的經濟受到嚴重破壞,英法都從債權國變成了債務國;
②政治上:各國都出現了無產階級革命的高潮,政局動蕩;特別是蘇俄社會主義國家的建立;
③殖民地民族獨立運動的高漲,嚴重削弱了歐洲國家對世界各地的殖民統治;
2)其次表現為美日實力增強,特別是美國開始同英國爭奪世界霸權;
①經濟上:美國取代了英國,逐漸掌握了世界經濟霸權;
②軍事上:美國取得了同英國相同的制海權;
③國際事務上:美國操縱了華盛頓會議,并利用金元外交積極參與歐洲事務;
... ... ...
1、列強的相互關系主要有兩個方面:
其一是為了分贓和稱霸而相互爭奪,
例如,英國 反對法國過分削弱德國的主張,并拒絕法國關于結盟的建議;美國和日本在中國和遠東進行激烈的爭奪,等等。
其二是為了共同的利益而相互勾結,
例如,共同策劃對蘇經濟封鎖和武裝干涉,通過《九國公約》共同支配中國等。
2、不能長久的原因:
因為這一體系的實質是帝國主義重新瓜分世界,列強間的利益沖突以及戰勝國和戰敗國的尖銳矛盾,最終必將打破暫時均勢,破壞世界和平。
3、被打破的情況:
1935年德國無視凡爾賽和約的規定,實行普遍義務兵役制,后來又出兵萊茵不設防區。
日本違反《九國公約》,妄圖吞并全中國,1933年退出了國聯。
... ... ...
這兩種觀點都預見到凡爾賽體系走向崩潰。
因為 “凡爾賽體系” 隱含了許多 矛盾;
其一,和約的掠奪性必然加深戰敗國和戰勝國之間的矛盾,例如德國人就認為是“強 加的和平”,后來成為法西斯國家撕毀條約的口實;
其二,這些條約是戰勝國之間相互妥協 的產物,不可能消除它們之間的根本矛盾,隨著戰后經濟的發展,這種分贓不均又使這種矛盾激化;
其三,重新瓜分殖民地,造成殖民地半殖民地國家同帝國主義國家之間的矛盾進一 步激化,不斷掀起民族解放運動。
關鍵詞:凡爾賽-華盛頓體系下的世界教學課件,凡爾賽-華盛頓體系教學課件,新人教版九年級下冊歷史PPT課件,九年級歷史幻燈片課件下載,凡爾賽-華盛頓體系下的世界PPT課件下載,凡爾賽-華盛頓體系PPT課件下載,.ppt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