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化的起步》社會主義道路的探索PPT課件5
土地改革的意義:
1.徹底摧毀封建土地制度,消滅了地主階級
2.農民翻身成為土地的主人
3.人民政權更加鞏固,大大解放農村生產力,農業生產獲得迅速恢復和發展,為國家工業化建設準備了條件
第一個五年計劃
背景:落后的農業國,工業水平低下.
時間:1953年—1957年
目的:為了有計劃地進行社會主義建設,發展國民經濟。
基本任務:
A. 集中主要力量發展重工業,建立國家工業化和國 防現代化的初步基礎;
B. 相應地發展交通運輸業、輕工業、農業和商業;
C. 相應地培養建設人才.
特點:優先發展重工業
意義:我國改變了工業落后的面貌,向社會主義工業化邁進.
... ... ...
列舉第一個五年計劃期間國家建設成就:
1、長春第一汽車制造廠建成投產
2、中國試制成功第一架噴氣式飛機
3、沈陽第一機床廠建成投產
4、武漢長江大橋建成
5、川藏、青藏、新藏公路建成
6、東北工業基地形成
... ... ...
共和國第一部憲法的頒布
思考問題:
建國初期起臨時憲法作用的文件是什么?
《共同綱領》
1949年9月制訂的《共同綱領》,在新中國的建立和在建國初期政權的鞏固和發展中起到了重大作用.但隨著經濟建設的發展,我國即將進入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的歷史階段,這就需要在法律上作出新的規定.為此,1954年,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在北京召開,對社會主義時期的政治經濟建設進行了全面規劃.
... ... ...
反饋練習
1.下列描述第一個五年計劃的基本任務中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 集中力量發展輕工業
B. 相應地發展交通運輸業、輕工業、農業和商業
C .相應地培養建設人才
2.下列描述正確的一項是( )
A.1949年9月在北京召開了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
B.我國解放后土地改革開始到完成的時間是1953年到1957年
C.沈陽第一機床廠制造出了我國第一輛國產汽車
D.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是社會主義類型的憲法
3、我國工業落后的面貌開始得到改變,是在
A. 新中國成立后 B. 過渡時期的總路線公布之后
C. 第一個五年計劃完成后 D. “大躍進”運動之后
4、第一個五年計劃超額完成,在哪方面的成就最為突出
A. 工業 B. 農業
C. 交通運輸業 D. 商業
5、2003年8月,溫家寶總理在長春召開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決策會議,正式把振興東北等老工業基地列為國家發展戰略。東北老工業基地形成于
A、新中國建立時期 B、解放前
C、第一個五年計劃時期 D、社會主義三大改造時
6、我國第一部社會主義類型的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產生于
A、1951年 B、1952年 C、1953年 D、1954年
... ... ...
總結:三 個 “一”
一個計劃:一五計劃(背景、時間、基本任務特點、成就、意義)
一次會議: 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1954.9)
一部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內容、性質)
回顧新中國的那一段激情燃燒的歲月,我們可以很清楚地看到:工業化和民主化成為我國經濟快速發展的兩個重要引擎,成為共和國展翅奮起的雙翼。
這真是:一五計劃展宏圖工業化起步;五四憲法定方向民主化開啟;道路探索結碩果。
關鍵詞:社會主義道路的探索教學課件,工業化的起步教學課件,新人教版八年級下冊歷史PPT課件,八年級歷史幻燈片課件下載,社會主義道路的探索PPT課件下載,工業化的起步PPT課件下載,.ppt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