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化的起步》社會主義道路的探索PPT課件2
課程標準
了解第一個五年計劃的基本任務;知道1954年頒布了第一部《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知識與能力
了解第一個五年計劃的基本任務及標志性成就,知道它是我國大規模經濟建設的開始,是我國工業化的起點。列舉1954年憲法的核心內容,理解這部憲法是近代以來中國人民革命斗爭成果的集中體現,是一部社會主義類型的憲法,憲法的頒行確立了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學習,從歷史發展的角度,認識憲法是國家的根本大法,只有真正代表人民利益的憲法才能調動和凝聚廣大人民群眾的建設積極性;理解加強民主法制建設是國家政治經濟建設順利發展的保證。認識走社會主義道路是中國人民的歷史選擇,只有社會主義才能發展中國,從而堅定走社會主義道路的信心和決心。
... ... ...
一、一五計劃
制定時間:1953年
基本任務:集中主要力量發展重工業,建立國家工業化和國防現代化的初步基礎;相應地發展交通運輸業、輕工業、農業和商業
取得成就:使我國工業落后的面貌有了初步改觀
二、共和國第一部憲法
1954年9月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在北京召開,來自全國各地的上千名全國人大代表聚集一堂,共商國家大事。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內容 我國堅持人民民主專政,堅持社會主義道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切權力屬于人民,人民行使權力的機關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它還明確規定了公民的基本權利和義務。
性質 我國第一部社會主義類型的憲法。
... ... ...
練兵營
1.建國初期,毛澤東曾感慨地說:“現在我們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壺……但是,一輛汽車、一架飛機、一輛坦克、一輛拖拉機都不能造。”這句話的意思是( )
A.人民生活急需改善
B.我國的建設令人悲觀
C.我國工農業發展不平衡
D.我國工業基礎薄弱
2.武漢長江大橋建成通車使“天塹變通途”,這直接反映了( )
A.社會主義三大改造順利完成
B.第一個五年計劃取得重大成就
C.經濟體制改革蓬勃開展
D.全面建設社會主義成就輝煌
3.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中國人民在政治上當家做主,在經濟上翻身成為生產資料主人的標志性事件分別是什么(。
A.抗日戰爭的勝利和新中國的成立
B.新中國的成立和三大改造的完成
C.新政治協商會議的召開和土地改革的完成
D.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召開和改革開放
... ... ...
6.中國工業化的起步、發展經歷了漫長、曲折的歷程。讀圖,回答問題。
(1)中國近代工業起步于( )
A鴉片戰爭時期 B洋務運動時期 C戊戌變法時期 D辛亥革命時期
(2)民國初年,民族工業有了進一步發展。據圖一談談當時我國民族工業的特點。
(3)圖二反映了我國一五計劃哪兩個方面的成就?一五計劃的完成有何重大意義?
參考答案(1)B
(2)提示:民族工業多集中在東部沿海和沿江地區;以紡織、面粉、煙草等輕工業為主,重工業基礎相對薄弱,沒有形成獨立完整的工業體系。
(3)方面:工業;意義:①我國開始改變工業落后的面貌,也初步改變了工業分布偏于沿海的不合理布局。②為我國的社會主義工業化奠定了基礎。③人民的生活水平進一步提高。(只答對其中的兩點即可)
關鍵詞:社會主義道路的探索教學課件,工業化的起步教學課件,新人教版八年級下冊歷史PPT課件,八年級歷史幻燈片課件下載,社會主義道路的探索PPT課件下載,工業化的起步PPT課件下載,.ppt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