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課》PPT課件10
作者介紹
都德(1840─1897) 十九世紀下半葉法國現實主義作家。1866年,發表了短篇小說集《磨坊文札》,才引起人們注意。1868年,長篇小說《小東西》出版,獲得巨大成功,都德因此贏得了“著名小說家”的聲譽。其中《最后一課》和《柏林之圍》更由于具有深刻的愛國主義內容和精湛的藝術技巧而享有極高的聲譽,成為世界短篇小說中的杰作。
背景介紹
1870年普法戰爭爆發。9月,法國大敗,普魯士軍隊長驅直入,占領了法國的阿爾薩斯、洛林等三分之一以上的土地。為了讓當地人民永遠忘記祖國,為了永遠統治這些地方,普魯士下了一道命令:這兩個州的學校只準教德語,不準再教法語。本文反映的就是這種情況。
... ... ...
一、讀一讀
哽住 踱步 懲罰
祈禱 懊悔 鑰匙
強迫 柏林 郝叟
二、記一記
詫 異: 覺得奇怪。
懊 悔: 做錯了事或說錯了話,心里自恨不該這樣。
祈 禱: 一種宗教儀式,信仰宗教的人向神默告自己的愿望。
宛 轉: 指說話溫和而曲折;或指(歌聲、鳥鳴聲等)抑揚動聽。
... ... ...
合作探究
一、研讀文本
最后一課的情形和平時有什么不同?
二、分析人物形象
1.認識小弗郎士
(1)小弗郞士在最后一課的課堂上,思想感情發生了什么變化?變化的原因是什么?
(2)小弗郎士在文中有何作用?
①貫穿故事情節的作用(阿爾薩斯省的一個小孩子的自述)
②深化小說主題的重要作用
三、分析環境
找出文中的環境描寫,說說它的作用。
1、自然環境:
表現小弗郎士愉快的心情,同時又反襯故事悲劇氣氛。
2、社會環境:
交代故事發生的時代背景。
... ... ...
策略點睛
(1)分清環境描寫的類型(自然環境、社會環境)
(2)掌握環境描寫的作用自然環境描寫的作用:①推動情節的發展;②烘托人物感情,表現人物性格;③襯托主題;④渲染氣氛;⑤交代故事發生的時間、地點。
社會環境交代事件發生的社會背景、時代特征。答題時,必須結合時代背景,指出相關語句揭示了什么樣的社會現實。
(3)根據所掌握的環境描寫的作用——結合文本內容——寫出答案。
關鍵詞:最后一課教學課件,魯教版六年級下冊語文PPT課件下載,六年級語文幻燈片課件下載,最后一課PPT課件下載,.PPT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