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PPT課件14
一、作家簡介
魯迅(1861——1936),原名周樹人,浙江紹興人,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
魯迅本姓周,名樟壽,后改為樹人;字豫才。1881年9月25日,魯迅出生于浙江紹興城內周氏望族。祖父周介率出身翰林,在京城擔任內閣中書,家里有四五十畝水田,不愁生計。其父雖沒做官,但也是讀書人。周家是一個典型的書香門第。
... ... ...
魯迅名言
1、時間就是生命,無端的空耗別人的時間,其實無異于謀財害命。
2、我們從古以來,就有埋頭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為民請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這就是中國的脊梁。
3、時間就像海綿里的水,只要你愿意擠,總還是有的 。
4、我好象是一只牛,吃的是草,擠出的是牛奶。
5、不滿是向上的車輪,能夠載著不自滿的人前進。
6、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
7、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薦軒轅 。
8、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別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了工作上了 。
... ... ...
二、題目分析
本文題為“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從這個題目我們可以得到哪些信息?
討論并歸納:文題出現兩處地名“百草園”和“三味書屋”,這些都是作者童年生活、學習的場所。作者用“從……到……”的詞語把它們聯系在一起,由此,可以發現,課文大致分為兩個部分,反映了作者由童年的游戲、玩耍到長大讀書的成長過程。同時也表明了文章主要是以空間變換為順序記敘的。
說百草園“似乎確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時卻是我的樂園”,這兩句話有沒有矛盾呢?
前一句話是用大人的眼光來看的。“確鑿只有”,斷定其中不會有什么動人之處;“似乎”,又對這斷定有躊躇,這是表示是否記得清楚還不敢說。后一句是從小孩子的眼光來看的。
作者回憶童年在百草園玩耍,一切都那么新奇有趣,確是兒童的樂園。所以不矛盾。
... ... ...
本段在結構上有什么特點?
先用兩個“不必說”從整體上寫百草園,再寫局部的“泥墻根一帶”;由低到高寫靜物,再由高到地寫動物;整體是從植物到動物,局部是從動物到植物。
層次井然,條理分明,活潑多姿。
從修辭手法的角度看:
有比喻:(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攢成 的小球。
有擬人:油蛉在這里低唱,蟋蟀們在這里彈琴。
... ... ...
閱讀課文第2段,回答下列問題:
1、對“不必說……也不必說……單是……就有”這個句式的作用有四種理解,正確的一句是( )。
A.表明前后內容并列,都有趣味。
B.表明可寫的內容很多,前面的略寫,后面的詳寫,是為了突出后面“單是”的內容。
C.表明前面的內容是次要的,后面的內容是主要的。
D.表明前面的內容不需要說,只需要說“單是”后面的內容。
2、這段百草園的景物描寫層次清楚。從描寫的對象上看,先寫_____,后寫_____,再寫_____;從描寫的范圍看,是先寫_____,再寫_____;從感官的角度看,既有視覺又有_____、_____、_____。
3、這段文字中的哪句話可以概括百草園的特點?
... ... ...
課文閱讀與欣賞
對我們感興趣的事,先生持什么態度?
不支持。
我們只能背著先生玩,孩子好玩的天性受到壓抑。先生的態度與長媽媽、閏土的父親有明顯不同。
關鍵詞: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教學課件,魯教版六年級下冊語文PPT課件下載,六年級語文幻燈片課件下載,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PPT課件下載,.PPT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