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版七年級語文上冊《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PPT免費課件(第2課時),共43頁。
上節課我們重點分析了百草園的有趣生活,表現了兒童熱愛大自然、喜歡自由快樂生活的心理。隨著年齡的增長,不得不告別百草園去書塾讀書。在三味書屋讀書的經歷又將如何?請跟隨老師一起走進本堂課的學習。
默讀課文,找出文中對三味書屋的描寫,說說作者在三味書屋中又有哪些難忘的經歷。
精讀細研
1.作者從哪些方面寫了三味書屋的讀書生活?
2.從文中找出描寫三味書屋環境的句子,說說三味書屋的環境是怎樣的。
從一扇黑油的竹門進去,第三間是書房。中間掛著一塊扁道:三味書屋;扁下面是一幅畫,畫著一只很肥大的梅花鹿伏在古樹下。沒有孔子牌位,我們便對著那扁和鹿行禮。
對于三味書屋的讀書生活,有人認為在作者看來是枯燥乏味的,有人認為也不乏情趣,你同意哪種看法?試從文中找出能證明你觀點的句子,略作分析。
觀點一:我認為是有趣的。
1.“怪哉”是怎么回事?
2.折蠟梅花;尋蟬蛻;捉蒼蠅喂螞蟻。
3.用紙糊的盔甲套在指甲上做戲。
4.用荊川紙蒙在小說的繡像上描畫等。
觀點二:我認為是枯燥的。
1.禮儀繁瑣、教學方法單調。
2.不許亂問、不許做與學習無關的事。
3.個性得不到發展……
4.“我”又是一個怎樣的學生?
“我”是一個好奇心強的學生,由“我”問“怪哉”蟲的事件和拔何首烏根可以看出來。
“我”是一個努力認真的學生,從老師對“我”的態度由原來的嚴厲到變好可以看出。
“我”是一個貪玩的學生,從“我”在后園中折蠟梅、尋蟬蛻等可以看出。
“我”是一個有天賦才情的孩子,由“我”會描繡像可見。
合作探究
1.本文寫的“百草園”和“三味書屋”兩部分之間是什么關系?表現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對于這個問題,有三種不同的看法。第一種看法認為,兩部分是對比關系,把百草園自由快樂的生活同三味書屋枯燥陳腐的生活相對比,一個是適合兒童心理和發展的樂園,表現了兒童廣泛的生活樂趣,一個是妨礙兒童身心發展的私塾生活,表現了兒童對它的厭惡。第二種看法認為,兩部分是襯托關系,用自由歡樂的百草園生活來襯托枯燥無味的。
三味書屋生活,以批判封建教育制度對兒童的束縛和損害。第三種看法認為,兩部分是和諧統一的關系,貫串全文的是甜美歡樂的回憶,是對自然的愛和對知識的追求,是一顆天真調皮的童心,這是這篇散文的意境美和韻味美之所在。對本文結構的不同理解,實際上表現了對文章主題思想的不同理解。對文章的主題思想,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理解發表不同的看法,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2.“百草園”的生活與“三味書屋”的生活有哪些相同和不同?“我”有什么變化?說明了什么?
隨意而充實的童年生活是寶貴的財富,而生活的種種限制也是成長要付出的代價。
概括主題
文章通過對百草園和三味書屋生活的回憶,表達了作者兒童時代對自然的熱愛、對知識的追求,以及天真、幼稚、快樂的心理。
... ... ...
關鍵詞: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PPT課件免費下載,.PPTX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