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翁亭記》PPT課件9
簡介作者
歐陽修(1009-1072),北宋文學家,史學家。字永叔,號醉翁,晚年號六一居士。謚文忠。歐陽修是北宋中葉詩文革新運動的倡導人,他大力提倡古文,批評宋初以來追求靡麗形式的文風,主張文章要“明道”“致用”,并且提拔和獎勵后進,著名的古文家三蘇父子、曾鞏、王安石等都出自于他的門下。著有《歐陽文忠公集》。他的散文大都內容充實,氣勢旺盛,具有平實自然、流暢婉轉的藝術風格。
... ... ...
強調重要詞語 第一段
山行:山,名詞做狀語,沿著山
在乎山水之間:介詞,于
名之者誰:名,名詞做動詞,命名
自號:號,名詞做動詞,取號
句子:
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瑯玡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
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 ... ...
第二三段重點
臨溪而漁:靠近,這里指在┅旁邊。開:動詞,消散。
漁:動詞,捕魚。 歌:名詞做動詞,唱歌
傴僂提攜:老人彎腰走,孩子由大人領著走,這里指老老小小
句子:
若夫日出而林霏開,云歸而巖穴暝,晦明變化者,山間之朝暮也。
野芳發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
至于負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樹,前者呼,后者應,傴僂提攜,往來而不絕者,滁人游也。
... ... ...
成語出處
1、[水落石出]水落下去,石頭就露出來。比喻真相大白。語出《醉翁亭記》。蘇軾在《后赤壁賦》中有“山高月小,水落石出”之句。
2、[觥籌交錯]酒杯和酒籌交互錯雜。語出《醉翁亭記》。
3、[醉翁之意不在酒]醉翁的興趣并不在于喝酒。形容人別有意圖,言在此而意在彼。
怎樣理解太守之樂?
醉翁亭美麗的風光使人快樂,太守樂不在酒而在山水之間,待到“滁人游”“太守宴”“眾賓歡”時,“樂”的內涵就加深了。
因為享受“山水之樂”的不僅有太守及其賓客,還有滁州的百姓,這時的樂,就在盡享山水之樂外,還有滁州百姓的和樂生活,宴會上的和諧融洽的上下級關系,都讓太守快樂,這時他的樂,表現在“與民同樂”的境界上,表現在自己可以讓滁州政治順暢,可以為百姓帶來快樂上。
... ... ...
“美”、“醉”、樂三者是怎樣統一的?
①寫醉翁亭優美的自然環境和亭四周的朝暮、四時之景,以“樂亦無窮”表現作者縱情山水之意。
②寫滁州官民同樂的圖景,極力寫出滁州人民在和平生活中怡然自樂和眾賓盡歡的情態,并特意塑造了太守醉酒的形象,用這幅生動的風俗人情畫從側面顯示出政治清明的景象,也表達了作者“與民同樂”的政治理想。
③ 文中用“太守醉”結束這一歡樂場面,也是有深意的,表明“醉翁之意”何止“在乎山水之間”,同時也在于一州之百姓。到全文結尾處,更用“醉能同其樂”一句將“醉”和“樂”統一起來,畫龍點睛般的勾出全文的主旨。
... ... ...
《醉翁亭記》與《岳陽樓記》都是抒情散文,試比較它們所表達的思想感情有何異同?
同:《岳陽樓記》中作者提出“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生活理想,《醉翁亭記》中作者抒發了“與民同樂”的思想。這兩種思想境界都是積極的,可貴的。
不同:《岳陽樓記》中作者主張“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以此規勸滕子京,并勉勵自己,表現了崇高的精神境界。 《醉翁亭記》中多少含有寄情山水,排遣謫居的苦悶情懷的情緒。
關鍵詞:醉翁亭記教學課件,魯教版八年級上冊語文PPT課件下載,八年級語文幻燈片課件下載,醉翁亭記PPT課件下載,.PPT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