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沫若詩兩首》PPT課件6
郭沫若(1892—1979)我國著名詩人、劇作家、歷史學家、考古學家、古文學家、社會活動家。原名郭開貞,筆名沫若。一生的主要作品有:詩集《女神》、《星空》;散文《我的幼年》、《反正前后》;戲劇《屈原》、《棠棣之花》;另有《沫若詩詞選》及翻譯歌德的《浮士德》。
寫作背景:
20年代初期,五四運動的洪波已經消退。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國依舊被帝國主義列強和他們豢養的各派軍閥窒息著。詩人在苦悶中彷徨。他不滿現實,熱 烈的憧憬著美好的未來;在燦爛 星空的誘發下,寫下了浪漫氣息濃郁的詩,這些詩收錄在《星空》里。
... ... ...
思考以下問題
1、全詩共四個小節,哪些是寫實的,哪些是想象的?
2、請你概括出詩人想象的內容及想象過程。
第一節是寫實的,第二至四節是寫想象的。
詩人想象了牛郎織女在天上幸福、美滿的生活。
討論
1、課文中想象的牛郎織女的生活跟神話故事中的牛郎織女的生活有什么不同?是通過哪些詞語表現出來的?
2、詩人為什么要這樣想象,要對傳說中的故事做這么大的改動?這種想象表現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3、詩中反復出現的“定然”“定”有什么作用?
... ... ...
請同學們舉例說說這首詩的語言好在哪里?
1、詩句押韻、和諧。例如第一小節的韻腳“星”、“燈”。
2、用詞準確。例如“珍奇”、“淺淺的”。
3、語氣親切。例如“我想”、“你看”。
4、表達信心很堅定。例如“定然”、“定”。
小結
詩人運用聯想和想象的手法,用優美又親切的語言,為我們描繪了美麗的天街,創造了牛郎織女自由幸福的生活圖景。字里行間,充溢著詩人對自由幸福美好生活的向往與追求,體現了浪漫主義的創作特色。
同學們自由背誦。
... ... ...
如何理解“怕會有鮫人在岸,對月流珠”?
鮫人不僅指神話傳說中住在海底的神人,也可以指詩人自身。在這異國他鄉的靜夜里,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詩人流的是思鄉之淚,憂國之淚。也可能指對岸的親人,在對月思念遠在東瀛的親人。
這首詩的兩個小節之間有著什么內在聯系?
第二小節的開頭一句“天河何處”,結束了第一小節的寫景思路,把讀者的視野與心胸引向了廣袤的宇宙,又以“遠遠的海霧模糊”收攏讀者放飛的心神。“怕會有鮫人在岸,對月流珠”寫出詩人的想象已經像脫韁的野馬穿過茫茫海霧,想象著會有鮫人立在岸邊,對著月亮流下串串珠淚……多么奇瑰的想象。第一節的景物描寫,是想象的基礎,而沒有了第二節的想象,第一節的景便沒有了活力,沒有生氣。
... ... ...
小組討論此詩結構與《天上的街市》有哪些異同?
這兩首詩的結構大致相同,都是先寫景,以寫景為基礎,再展開想象。不同的是《天上的街市》在寫景部分由“街燈”、“明星”把讀者的視線由人間轉到天上,為第二小節具體描繪“天上的街市”做了鋪墊。而《靜夜》則是靠第二小節的“天河何處”結束寫景,轉而想象的。
關鍵詞:天上的街市教學課件,靜夜教學課件,郭沫若詩兩首教學課件,魯教版六年級上冊語文PPT課件下載,六年級語文幻燈片課件下載,天上的街市PPT課件下載,靜夜PPT課件下載,郭沫若詩兩首PPT課件下載,.PPT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