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編版高中語文選擇性必修下冊《蜀道難》PPT優秀課件,共23頁。
素養目標
1. 抓住關鍵語句,掌握這首詩篇章結構、內容轉換和韻律變化的規律,背誦這首詩。
2. 把握這首雜言古體詩的句式特點,品味其韻律美,理解詩歌內容和主旨。
3. 把握本詩想象、比喻和夸張的手法,體會李白詩的浪漫主義風格。
作者介紹
李白(701—762),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有“詩仙”之稱,與杜甫合稱“李杜”。
李白少年時期在四川度過,25歲時“仗劍去國,辭親遠游”,后來又北上太原,有“大濟蒼生”之志。唐玄宗天寶元年(742),李白奉詔進京,他本想此行能施展才華,有所作為,但理想很快就破滅了;实鄣牟恢赜,權臣的排擠,加之個人的傲岸不羈,一年多便被“賜金放還”,因而他思想上便由入世轉為出世。于是一生放浪形骸,寄情山水,詩酒逍遙,最后病死于當涂。
李白眾體兼善,尤其擅長古風及絕句。他的詩歌具有強烈的浪漫主義色彩。詩風豪放,清新飄逸,氣勢磅礴。他的詩反映了時代的繁榮景象,也揭露了統治階級的荒淫和腐敗,表現出他蔑視權貴、反抗傳統束縛、追求自由和理想的積極精神。
主要作品有《靜夜思》《早發白帝城》《行路難》《將進酒》《夢游天姥吟留別》等。
題目解說
《蜀道難》是古樂府《相和歌辭 • 瑟調曲》舊題,多寫蜀道的艱難和行旅的辛苦。李白《蜀道難》即襲用樂府古題而作。
蜀道,蜀中的道路,是唐代由長安通往蜀地的道路。蜀道地勢險要,難以行走,常用作難以行走的道路的代名詞。
寫作背景
唐代蜀中商業經濟極為發達,入蜀的人們樂不思返,而沒有認識到這一地區地勢險要,自古為封建割據之地,隨時都有發生叛亂的可能。詩中強調的“所守或匪親,化為狼與豺”,就是對此而言的。這首詩的創作時間大約為天寶初年,為安史之亂前的作品。詩中的“君”據說是李白的一位好友,這有他同時期的作品《劍閣賦》和《送友人入蜀》為證。其實“君”指誰并不重要,這首詩的寫作目的就是告訴人們不要只看到“錦城”的“樂”,還應該“早還家”,因為這里的道路奇險無比,且隨時可能發生戰亂。詩中寄寓著詩人對社會問題的隱憂。
主題歸納
這首詩的寓意,歷來眾說紛紜。編者取其一說:本詩的主旨是“送友人入蜀”,是沿襲古樂府舊題的“即事成篇”之作。本詩淋漓盡致地刻畫了蜀道之難,藝術地展現了古老蜀道逶迤、高峻、崎嶇的面貌,認為可能發生叛亂,表達了對友人旅途艱險的憂慮和含蓄的惜別之情。
... ... ...
關鍵詞:蜀道難PPT課件免費下載,PPT下載,.PPTX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