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統編版高中語文選擇性必修中冊《過秦論》《五代史伶官傳序》PPT課件,共130頁。
課程目標
1.整體把握文意,積累文言知識。
2.反復誦讀,在讀中體會文章氣勢之磅礴、說理之透徹。
3.領悟文章借古諷今的寫作目的。
4.通過學習課文,提高對史論文的鑒賞水平,掌握評論文章的一般結構及寫法。
作者簡介
賈誼(前200—前168),洛陽(今屬河南)人,西漢杰出的政論家、文學家。學識淵博,年輕時就負有才名,年僅二十歲,就被召為博士。后因提議改革政治,遭權貴嫉妒、毀謗,貶為長沙王太傅,人稱賈長沙、賈太傅。貶謫后,雖身居閑職,不被重用,仍憂心朝事。后為梁王太傅。梁王落馬而死,賈誼以為是自己失職,哭泣歲余,抑郁而終,年僅三十三歲。賈誼主要文學成就是政論文,所著政論《陳政事疏》(又名《治安策》)以及《過秦論》都寫得意氣風發、雄辯有力,魯迅稱之為“西漢鴻文”,有賦七篇,以《吊屈原賦》最有名,政論集《新書》十卷,其中著名的政論文有:《過秦論》《陳政事疏》《論積貯疏》。
歐陽修(1007—1072),字永叔,號醉翁,晚年號六一居士,卒謚文忠。吉州永豐(今屬江西)人,北宋政治家、文學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官至樞密副使、參知政事。歐陽修是北宋中葉的文壇領袖,詩文革新運動的倡導人。大力提倡古文,并且提拔和獎勵后進。著名的文學家“三蘇”父子、曾鞏、王安石等都出自他的門下。他在散文、詩詞創作和史傳編寫、詩文評論方面都有很高的成就,而尤以散文的造詣最高。有《歐陽文忠公集》一百五十三卷,附錄五卷。
寫作背景
過秦論
漢文帝時期,是封建時代的所謂“盛世”,即舊史家所稱的“文景之治”的前期。這時,由于秦末衰敝的社會經濟的恢復和發展,人民生活得到相對安定,社會呈現出繁榮的景象。但是隨著社會財富的增加,統治階級中“淫侈之俗,日日以長”(賈誼《論積貯疏》),權貴豪門大量侵吞農民土地,逼使農民破產流亡,“賣田宅,鬻子孫”(晁錯《論貴粟疏》),以至“易子而咬其骨”(賈誼《論積貯疏》)。同時,刑罰苛重,民不聊生。漢文帝“外有輕刑之名,內實殺人”(《資治通鑒》卷十五),表面上廢除肉刑,實際上只是改換一些殺人的名目而已。
苛重的壓迫剝削和酷虐的刑罰,使階級矛盾日漸激化。而漢文帝周圍一些權貴卻對此視而不見,麻木不仁,說什么國家“已安已治”。這使得懷有改革時政抱負的賈誼深為不安。為了向漢文帝說明政治形勢的嚴重性,他從關乎漢王朝興亡的角度,寫了著名的《陳政事疏》,又名《治安策》,從正面論析時勢,提出自己的政治主張。同時還寫了《過秦論》,通過論史諷喻,委婉地批評當時的政治,用秦王朝滅亡的教訓,振聾發聵,以引起漢文帝及上層統治者的警覺。
五代史伶官傳序
五代(907—960),指唐宋之間的五個封建王朝,即后梁、后唐、后晉、后漢與后周,是我國歷史上的動蕩時期。北宋王朝建立以后,生產得到了恢復與發展,社會得到了暫時的相對穩定。然而緊接著,統治者日益荒淫腐化,社會矛盾日益擴大。到了仁宗慶歷初年,以王倫、李海等為首的人民暴動接踵而至,西夏又侵擾西北邊境,屢敗宋軍,民族矛盾也日益尖銳。面對這種形勢,北宋王朝不但不力求振作,反而忍受恥辱,每年都要靠納幣輸絹以求茍安。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下,歐陽修通過后唐莊宗李存勖的興亡史進行諷諫。
主旨探微
《過秦論》著重敘述了秦王朝的興亡過程,揭露秦始皇的暴虐無道,最后指出,“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是秦王朝迅速滅亡的原因。
作者總結秦王朝覆滅的歷史教訓,意在借古諷今,即從反面說明“牧民之道,務在安之而已”,而“安之”之策莫大于施行仁義,目的是勸漢文帝對人民實行寬松的政策。
文章總結了后唐莊宗李存勖得天下而后失天下的歷史教訓,闡明了國家盛衰取決于人事,“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的道理,諷諫北宋統治者力戒驕奢,防微杜漸,勵精圖治。
... ... ...
關鍵詞:過秦論PPT課件免費下載,五代史伶官傳序PPT下載,.PPTX格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