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版七年級語文下冊《黃河頌》PPT免費教學課件下載,共33頁。
《黃河頌》是著名音樂作品《黃河大合唱》第二樂章的歌詞,也是一首反映抗日救亡主題的現代詩。這首詩以熱烈的頌歌形式塑造黃河的形象,展現了黃河桀驁不馴的血性和中華民族的英雄氣概。學習時可充分利用多媒體輔助的優勢,通過直接訴諸視覺、聽覺的畫面和音樂來激發胸中澎湃激昂的民族感情。學習本課,還應通過多種形式的反復誦讀,理解詩歌頌揚黃河、贊美中華民族偉大精神的內涵,體會作者的愛國情懷。
學習目標
1.反復誦讀,賞析詩歌凝練的語言,感受詩歌的音韻美。
2.感受詩中黃河的形象,領悟黃河所凝聚的中華民族的偉大精神。
3.細心揣摩文中的精彩段落和關鍵語句,了解直接抒情的方式,學會做批注。
黃河,中華民族的母親河,中華民族文明的發源地,它孕育了五千年的中國文化,見證了中華民族的榮辱興衰。古往今來,吟唱黃河的篇章可謂多矣,如李白的“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王之渙的“黃河遠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今天,我們一起學習一首寫黃河的現代詩——《黃河頌》。
作者介紹
光未然(1913—2002),原名張光年,湖北光化(今老河口西北)人。1927年在中學時代即參加革命工作,曾做過學徒、店員和小學教師。1935年8月創作《五月的鮮花》歌詞,1936年抵達上海,參加抗日救亡運動并從事進步文藝活動。1939年到延安后創作了歌頌中華民族精神的組詩《黃河大合唱》,經冼星海譜曲后風行全國。
再讀感知
資料助讀:“搖籃”——黃河是中華文明的發祥地
中華文明發源于黃河流域,大約在80萬年前,我國著名的藍田猿人就生活在今天的陜西省藍田縣公王嶺一帶。此外,陜西的大荔人、山西的丁村人、內蒙古地區的河套人等,都證明了從遠古時代起,中華民族的祖先就已在黃河流域從事生產活動了。而先秦時期中央政權誕生在黃河流域,中國文字也產生在黃河流域,諸多史實充分說明了華夏文明發源于黃河流域。
詩人從哪些方面贊美了黃河?凸顯了黃河怎樣的英雄氣魄?
①黃河哺育中華民族:“搖籃”比喻黃河是中華民族的發源地,表明中華文化在這里產生、發展、壯大,是黃河哺育、滋養了世代中華兒女。
②黃河保衛中華民族:“屏障”一詞,表明黃河是御敵、興邦的保障,更是民族精神上的城防。
③黃河激勵中華民族:作者用“鐵的臂膀”比喻黃河流域寬廣、支流眾多,澤被眾生,其不可阻擋的力量和恢宏磅礴的氣勢,激發了民族的精神和信念。
課堂小結
在漫長的歷史歲月里,偉大的黃河哺育了中華民族,維護了祖國尊嚴,我們為民族自豪、為祖國歌唱。讓我們以黃河為榜樣,團結奮斗,為使我們的國家更加繁榮富強貢獻自己的力量。
......
關鍵詞:黃河頌PPT課件免費下載,.PPTX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