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版七年級語文下冊《誰是最可愛的人》PPT課件(第2課時),共15頁。
1.開頭段在文中起到了怎樣的作用?
開頭段從“我”的切身感受入筆,交代了寫作動機并點題;用熱情洋溢的語言抒發在朝鮮戰場上的強烈感受,以喚起讀者思想感情上的共鳴;設置懸念,激發讀者的閱讀興趣。
2.“匆匆”“路邊”“很低的”“光光的”“小”等修飾成分有什么作用?
“匆匆”表示時間緊迫,準備不足,“路邊”“很低的” “光光的”“小”寫出了地形的不利。這些文字生動地寫出了戰斗發生的緊急和戰斗面臨的不利形勢,體現了戰斗的激烈、艱苦。從中可以體會到志愿軍戰士在嚴峻的不利條件下毅然投入戰斗的剛強意志和革命英雄主義精神。
3.賞析第11段“我就踹開門,撲了進去。”和“只是在地上亂摸。先摸著一個大人,拉了拉沒拉動;又向大人的身后摸,才摸著小孩兒的腿,我就一把抓著抱起來,跳出門去。”。
運用動作描寫,“踹”“撲”二字生動形象地寫出了馬玉祥置危險于不顧、急切救人的心情。“摸”“拉”“抓”“抱” “跳”等字準確生動地寫出他在濃煙烈火中救人的動作,突出了他舍身救人的崇高品質和對朝鮮人民的熱愛之情。
4.第三個事例里,連續寫了一位戰士的三次“笑”,試對每次笑的內涵加以分析。
第一次“笑”是在“我”問他“你不覺得苦嗎”之后,他的回答就是這“笑”的注解。這“笑”,是他感到“光榮”的集中體現,是志愿軍戰士為了祖國人民而甘心吃苦、以苦為榮的革命樂觀主義精神開出的燦爛之花。
第二次“笑”是在“我”問他“你想不想祖國啊”之后,這“笑”的內涵同樣蘊含在回答之中。
志愿軍戰士的回答既表現了對祖國熾熱的愛戀之情,又有對祖國人民的無限忠誠以及決心完成人民交付的光榮使命的高度責任感。
第三次“笑”是在“我”問他“有什么要求嗎”之后,由他的回答可知,這“笑”中充滿了奪取抗美援朝戰爭勝利的信心。
5.說說首尾段相互之間的關系。
首尾都強調“戰士”是“最可愛的人”,緊扣題目,在內容上遙相呼應;首尾都呼喚“朋友”,表現出一種情感、思想交流的意向,在感情上遙相呼應;開頭點出朝鮮戰場,結尾描繪祖國和平生活,進而點明幸福緣由,形成一種因果的呼應。
特色總結
1.選材典型、剪裁適當。
文章在寫三個事例時,靈活變換筆法,做了適當的剪裁:第一個事例呈現的是集體,以寫戰斗過程和戰場面貌為主;第二個事例寫的是個體,主要是通過行動、語言并結合環境描寫來表現的;第三個事例寫的也是個體,較多運用語言和動作描寫來展示人物的精神風貌。這三個事例互相印證,有力地突出了文章的主旨。
2.表達方式,綜合運用。
文中綜合運用了議論、抒情等表達方式,比如第7段引述營長的話,真摯動情,讀者已經很感動了,這時,作者趁熱打鐵,在第8段親切呼喚“朋友”之后馬上問“你的感想”,緊接著又以兩個反問句作為回答,熱誠地抒發自己的感受。又如第12段、第14段,它們都是在以抒情、議論的方式對事例作總結,從結構上說,標志著一個事例描述的結束;從內容上看,會感染讀者,使讀者與作者認識統一,感情產生共鳴。
3.語言精練,表現力強。
比如事例一描述戰后戰場的一段中,表現戰士與敵人拼死相搏的動詞有: 抱、掐、摁、握、銜、扣⋯⋯這些動詞用得準確,和前后詞語搭配貼切:“腰”就要“抱”,“脖子”就要“掐”,“耳朵”則要“銜”⋯⋯這些動詞具有鮮明的感情色彩,充分表達了戰士對敵人的恨。準確、鮮明的詞語與其余描寫一并描繪出了一幅壯烈的場景,感人至深。
... ... ...
關鍵詞:誰是最可愛的人PPT課件免費下載,.PPTX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