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版七年級語文上冊《次北固山下》古代詩歌四首PPT精品課件下載,共20頁。
學習目標
1.熟讀并能背誦默寫這首詩。
2.理解詩歌內容,體會詩歌思想感情。
3.從煉字和修辭角度鑒賞詩歌。
知背景
這首詩寫冬末春初,旅行江中,即景生情,而起鄉愁。開頭以對偶句發端,寫神馳故里的飄泊羈旅之情懷。次聯寫“潮平”、“風正”的江上行船,情景恢弘闊大。三聯寫拂曉行船的情景,對仗隱含哲理,“形容景物,妙絕千古”,給人積級向上的藝術魅力。尾聯見雁思親,與首聯呼應。全詩籠罩著一層淡淡的鄉思愁緒。
次北固山下
王 灣
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
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
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
題目中的“次”是什么意思?
詩題中的“次”字一般解作“停泊”,但根據詩意,在這里應解為“經過”,因為從頷聯即可察知:詩人所乘之舟是在江中行駛的。
作者家住洛陽,旅于江南,在這座山下停泊,被這里開闊秀麗的景色所吸引,寫下了這首詩。
古時交通不發達,流落外鄉或在外任職的人久不得歸,自然會產生故園之思,因此鄉愁成了詩歌中的一個重要主題。這首詩是寫鄉愁的。
重點探究
1.詩人此刻在船上,而“客路”在青山之外,他是看不見的,為什么詩一開頭就提到“客路”呢?
這是詩人的想象,很明顯,船到鎮江后,他要上岸再乘驛車轉往別的地方去。
2.“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是詩人在何時何地見到的景象?
在天將明未明之時,在船接近目的地即北固山的長江之中。
3.為什么要特地提到“潮平”?
為下句“江春入舊年”張本。
4.這個“舊年”指的是一年中哪一段時間?
殘冬臘月。
詩歌表達了作者什么樣的思想感情?
海日東升,春意萌動,詩人放舟于綠水之上,繼續向青山之外的客路駛去。這時候,一群北歸的大雁正掠過晴空。雁兒正要經過洛陽的!詩人想起了“雁足傳書”的故事,還是托雁捎個信吧。雁兒啊,煩勞你們飛過洛陽的時候,替我問候一下家里人。全篇籠罩著一層淡淡的鄉思愁緒。
課堂總結
詩中詩人即景抒情,細致地描繪了長江中下游開闊秀麗的早春景色,抒發了旅途中的思鄉之情。
這首寫景詩描寫了作者客游他鄉的羈旅之情,表達出作者的思鄉之情和寬闊博大的胸襟。
... ... ...
關鍵詞:次北固山下PPT課件免費下載,古代詩歌四首PPT下載,.PPTX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