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愛讀書主題班會《靜靜的頓河》讀書分享PPT班會課件,共20頁。
作者簡介
米哈依爾·亞歷山大維奇·肖洛霍夫
是蘇聯當代小說家、蘇聯科學院院士
1905年,出生在克魯日林村的一個農民家庭。
在肖洛霍夫13歲時,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他不得不中斷學業,投身革命。
17歲時,肖洛霍夫到莫斯科,開始從事文學活動。
1925年,21歲的肖洛霍夫帶著妻子又回到了家鄉頓河地區定居。
也是從這時起,年輕的肖洛霍夫開始創作《靜靜的頓河》。
1939年,獲得列寧勛章 。
1941年獲斯大林文學獎 。
1965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
作品簡介
《靜靜的頓河》展示了1912到1922年間,俄國社會的獨特群體——頓河地區哥薩克人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以及國內戰爭中的苦難歷程。
主人公格里高利,是生長在頓河岸邊的哥薩克,他動搖于妻子娜塔莉亞與情人阿克西妮亞之間,徘徊于革命與反革命之間,他既是英雄,又是受難者,他有著哥薩克的一切美好品質——勇敢、正直、不畏強暴,而同時,格里高利身上又帶有哥薩克的種種偏見和局限,在歷史急變的關頭,他徘徊于生活的十字路口。
作者用悲劇手段,塑造了一個個性鮮明的男子漢形象,從格里高利身上,讀者能感覺出作者對人的尊重。
情節分析
1928年第一部
主人公格里高利愛上有夫之婦阿克西妮亞,但是屈從父命與富農的女兒娜塔莉亞結婚。但是格里高利依然愛著阿克西妮亞并與其私奔。一戰爆發后格里高利應征入伍,并在前線負傷,痊愈后回到娜塔莉亞身邊,原因是阿克西妮亞對他不忠。著重筆墨于格里高利于阿克西妮亞的愛情。
1929年第二部
從1916年10月開始寫起,主要寫了二月革命、科爾尼洛夫叛亂、十月革命和國內戰爭等歷史事件格里高利收到革命哥薩克的影響,但又在紅軍和白軍之間搖擺。
1933年第三部
1918年春至1919年五月,哥薩克地區出現叛亂,格里高利成為叛軍一員。
1940年第四部
白軍被擊潰,哥薩克叛亂被平息,阿克西妮亞被流彈擊中身亡,格里高利萬念俱灰之時回到已建立蘇維埃政權的家鄉,他的唯一安慰就是小兒子米舒特卡。史詩到此結束。
主題思想
1、戰爭與民族苦難的歷程
《靜靜的頓河》從“人性”的角度來審視革命和戰爭,將人放在革命和戰爭的磨盤下擠壓和考驗。
作者通過小說的描述對戰爭詛咒、對革命表示懷疑以及對蘇維埃政權進行質疑。
由于戰爭,因革命引起的戰爭,原本美麗富饒的頓河平原荒蕪了,殷實富?鞓纷杂傻纳钕Я,哥薩克都上前線打仗去了,大部分都死在疆場,故鄉剩下的只是孤兒寡母和老人,處處呈現出一片衰敗的景象,
2、和平、土地、勞動
熱愛土地、歌頌勞動、召喚人性、呼喚和平,是作者在該作品中所表達的思想。
戰爭摧毀的不僅是人的肉體。戰爭使大地荒蕪,使家庭離散,使國家衰敗,
而且它腐蝕人的心靈,異化人性,使人變成“獸”。
《靜靜的頓河》反映了十月革命時期哥薩克人的生活和思想。
作者描寫了哥薩克在事變中穿行的歷史,
特別描寫了事變對戰爭、家族與社會關系、愛情及兩性、生態與農作
這四條哥薩克氏族社會生命線的影響,描寫了葛里高利順應歷史潮流追尋氏族社會真理的曲折歷程。
... ... ...
關鍵詞:我愛讀書主題班會PPT課件免費下載,.PPTX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