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編版中外歷史綱要上冊《北洋軍閥統治時期的政治、經濟與文化》PPT優質課件下載,共16頁。
印象北洋
(一)袁世凱獨裁專制(1912-1916年)
(二)北洋軍閥割據混戰(1916-1928年)
學習目標:了解北洋軍閥的統治及特點;概述新文化運動的主要內容,探討其對近代中國思想解放的影響。
一、北洋軍閥統治時期的政治(專制VS民主)
革命黨人維護民主共和
專制與民主較量,民主共和潮流勢不可擋
二、北洋軍閥統治時期的經濟
1.發展狀況
速度和規模超過以往半個世紀所取得的成績。紡織業、面粉業發展最快,輕工業得到發展;榮宗敬、榮德生兄弟開辦面粉廠、紗廠等。
2.發展原因(p116學思之窗)
國內:民國建立,掃除了政治上的一些束縛和障礙;南京臨時政府鼓勵間興辦實業,提供良好的內部環境;群眾性的反帝愛國斗爭此起彼伏,特別是1915年因反對二十一條掀起的抵制日貨、提倡國貨運動。
國際:一戰期間,歐洲列強忙于戰爭,無暇顧及中國,為民族工業發展提供良好的外部環境。
3.影響
民族企業迅速壯大;中國產業工人的人數急劇增加,為新民主主義革命和中共誕生奠定階級基礎。
三、北洋軍閥統治時期社會生活
四、北洋軍閥統治時期的思想
1.新文化運動興起的標志
1915年陳獨秀在上海創辦《青年雜志》,1916年改稱《新青年》
2.新文化運動興起的背景
源于對辛亥革命的反思:要鞏固共和制度,須徹底批判舊思想、舊文化、舊禮教。
3.新文化運動的內容
近代文明之特征,……一曰人權說,一曰生物進化論……近時之社會,民主的社會也。人人於法律之前一切平等,……公平等固已成立矣。”自英之達爾文,持生物進化之說。謂人類非由神造。……生存競爭優勝劣敗之格言……
⑴擁護德先生(民主),反對孔教、禮法、貞節、舊倫理、舊政治。
⑵擁護賽先生(科學),反對舊藝術、舊宗教、國粹。
⑶文學革命,提倡新文學(白話文),反對舊文學。(胡適發表《文學改良芻議》)
1919年下半年全國有400多種白話文的報刊。
1920年北洋政府教育部發通知:
從1921年開始在中小學里面逐步用白話文取代古文。
4.新文化運動的意義
新文化運動是以陳獨秀為代表的中國先進知識分子發動的反封建、倡導民主與科學的運動。p107
新文化運動又是一場文學革命,經其倡導白話文逐漸普及開來。
婦女解放、婚姻自由、家庭革命等口號的提出,也使這場運動所涉及的內容比辛亥革命更廣泛和深刻。
高舉民主與科學的旗幟,推動思想文化革新,有著思想解放的意義。
... ... ...
關鍵詞:北洋軍閥統治時期的政治經濟與文化PPT課件免費下載,辛亥革命與中華民國的建立PPT下載,.PPTX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