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編版中外歷史綱要上冊《從明朝建立到清軍入關》PPT優質課件下載,共19頁。
一、對內:明朝君主專制的加強
(一)廢除宰相制度
直接原因:丞相胡惟庸專權擅政
歷史原因:前朝丞相權勢過重的教訓。
根本原因:相權過大,威脅皇權。
思考:廢除宰相制度造成了什么影響?
皇帝直接領導六部,大大加強了皇權
皇帝政務繁忙,力不從心,且易決策失誤。
(二)設立內閣
票擬:內閣大學士替皇帝瀏覽百官奏章,草擬處理意見。
批紅:皇帝用朱筆(紅筆)正式批復奏章。
(三)宦官專權
“正常情況下,一切內外奏章由文書房登錄后交司禮監由掌印太監轉呈皇帝;实坶喓笤倌嫘兴蛢乳w票擬。票擬之后,再返行文書房、司禮監,再經掌印太監之手呈皇帝審定。果系妥當,則令秉筆太監照內閣票擬批行,否則,再下內閣重擬。
——《監閣共理與相權游離》
無論閣臣當政還是宦官弄權,其權力本質上仍出自皇權,實質上都是君主專制不斷加強的產物。
二、對外:經略邊疆
1.鄭和下西洋(1405-1433)
主要目的:宣揚國威,維護朝貢貿易
歷史地位:是世界歷史上空前規模的遠洋航行,在資金、裝備、技術等方面大大領先于半個多世紀之后的新航路開辟。
中方:加重財政負擔,未能持續,錯失與世界接軌的機會。
西方:新航路開辟,殖民擴張,資本原始積累,發展資本主義。
2.東南沿海的“倭患”
16世紀中葉,葡萄牙人以晾曬貨物為由,賄賂香山縣地方官獲得了在濠鏡澳的租住權(澳門)
荷蘭和西班牙先后占據臺灣島的南部和北部。
明朝末年,荷蘭擊敗西班牙,獨占臺灣。
1662年,南明將領鄭成功驅逐荷蘭殖民者,收復臺灣。
特點:分而治之,因俗而治,以夷治夷;重北輕南;威德兼施
影響:(1)維護了邊疆地區的穩定,促進了民族交融;
(2)對于統一多民族國家版圖的奠定發揮了積極作用。
... ... ...
關鍵詞:從明朝建立到清軍入關PPT課件免費下載,.PPTX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