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版九年級歷史下冊《第二次世界大戰》PPT優質課件,共42頁。
一、二戰的全面爆發及主戰場
1939年 9月1日凌晨,德國以“閃電戰”方式突襲波蘭,波蘭的盟國英、法被迫宣戰,第二次世界大戰全面爆發。
二戰主要戰場:
歐洲西線戰場、歐洲東線戰場、北非戰場、太平洋戰場、中國戰場(東方主戰場)等主要戰場。
波蘭迅速滅亡
(1)英法宣而不戰
德國在西線只有25個師防守,而英法擁有100余個師,上百萬兵力,具有壓倒的優勢。
英法等國繼續推行綏靖政策,想要禍水東引讓德國攻打蘇聯。
(2)波蘭軍隊裝備落后,指揮不靈,戰術落后
(3德國利用“閃擊戰”突然襲擊,加上武器先進,籌劃已久
二戰的過程
一、歐洲西線戰場——歐陸淪陷
1940年4月德軍攻占北歐的丹麥、挪威(4小時征服丹麥,23天內征服挪威);5月德軍首先對荷蘭、比利時發動進攻,荷蘭、比利時先后投降(5天內征服荷蘭,18天內征服比利時)。
5月下旬,德軍繞過法國堅固的 “馬奇諾防線”,侵入法國境內,39天內征服號稱“歐洲最強陸軍”的法國。
法國迅速滅亡的原因
1.軍事理論、軍事技術和戰術思想的落后
2.對德國的閃擊戰戰術熟視無睹
3.長期推行綏靖政策,使法國國內民心沮喪,士氣低落,嚴重影響了軍隊的戰斗力。
4.意大利趁火打劫,1940年不宣而戰
二戰規模最大——太平洋戰爭爆發
1941年12月7日,日軍偷襲位于珍珠港的美國海軍基地。日本僅僅付出極小代價,取得絕對?諆瀯。美國倉促應戰,8艘戰艦無一幸免,其它艦只10艘被毀,3500名美軍喪生,美軍損失慘重,太平洋艦隊暫時失去作戰能力。
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及戰爭形勢的轉折
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
背景:法西斯國家的大肆侵略,激起了世界各國人民的憤怒,全世界反反法西斯國家開始逐漸走向聯合。
時間:1942年1月
地點:華盛頓
成果:26個國家代表簽署了《聯合國家宣言》
形成組織:世界反法西斯聯盟
意義:《聯合國家宣言》的簽署,標志著世界反法西斯聯盟的正式形成。各國為了同一個目標,相互支援,協同作戰,逐漸扭轉戰爭形勢。
二戰之東方主戰場
以國民黨為主體的正面戰場和以共產黨為主體的敵后戰場,相互支持和配合。中國牽制著大部分日本陸軍,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作出了巨大貢獻,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東方主戰場。
第二戰場的開辟——諾曼底登陸
二戰反攻——諾曼底登陸(1944年)
1944年6月6日起,英美盟軍出其不意的渡過英吉利海峽,成功登陸法國諾曼底,開辟了歐洲第二戰場,德國陷入東西兩個戰場的夾擊之中。
二戰協調——雅爾塔會議(1945年2月)
1945年,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形勢發生根本轉變。為協調盟軍行動,取得戰爭的最后勝利。
時間
1945年2月雅爾塔
主要人物
美、英、蘇三國首腦羅斯福、丘吉爾、斯大林
雅爾塔會議內容:
1.徹底消滅德國法西斯主義,戰后由美、英、蘇等國實行分區占領。
2.戰后成立聯合國。
3.蘇聯承諾在歐洲戰事結束后3個月內參加對日作戰。
雅爾塔會議期間,美國、蘇聯就蘇聯參加對日作戰的問題進行了磋商。蘇聯提出了中國承認外蒙古獨立、蘇聯租用中國旅順港為軍事基地等條件。美國背著中國政府同意了蘇聯的條件,使中國的主權受到嚴重侵犯。
①積極:進一步協調行動,加速了反法西斯的勝利。
②消極:形成二戰后美蘇爭霸的新格局(雅爾塔體系)。
波茨坦會議召開
1945年7月美、英、蘇三國的首腦在波茨坦召開會議。
①會議重申了雅爾塔會議精神。
②并以中、美、英三國的名義發表了敦促日本投降的《波茨坦公告》,公告重申《開羅宣言》的條件必須實施。
三、第二次世界大戰影響
1.是人類歷史上規?涨暗膽馉,世界上大部分地區和人口卷入其中。
2.徹底粉碎了法西斯主義和軍國主義通過戰爭稱霸世界的野心。
3.徹底結束了列強通過爭奪殖民地瓜分世界的歷史,促進了世界殖民體系的瓦解;
4.對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產生了重大而深遠的影響。
... ... ...
關鍵詞:第二次世界大戰PPT課件免費下載,.PPTX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