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編版中外歷史綱要下冊《第二次世界大戰與戰后國際秩序的形成》PPT優質課件,共19頁。
一、國際秩序的再失衡
經濟大危機給整個世界帶來了怎樣的危機?
1929-1933年資本主義世界經濟危機使帝國主義政治經濟發展的不平衡性加。ǜ驹颍
實質:法西斯主義是帝國主義的變種和極端形式
二、國際實力的再碰撞
1.亞洲階段:大戰的發生(1931-1938)
1931.9.18
沈陽 九一八事變
揭開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序幕
1937.7.7盧溝橋事變
標志著第二次世界大戰在亞洲爆發
2.歐洲階段:大戰的擴展(1939-1941)
3.全球階段:大戰的尾聲(1941.12-1945)
三、國際秩序的再重構
第二次世界大戰對于主要參戰國分別產生了怎樣的影響?
對歐洲:歐洲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遭受致命打擊,各國的國力受到嚴重消耗。英國、德國、法國等老牌強國衰弱下去。
對美國:美國成為世界第一經濟、政治和軍事強國。戰后初期,美國擁有全球財富的50%左右,掌握制海權和制空權,一度壟斷核武器。
對蘇聯:蘇聯雖然經濟遜于美國,但軍事和政治十分強大,特別是由于它在戰爭中的巨大貢獻而贏得很高威望。
整體而言,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結束成為國際格局從歐洲中心走向美蘇對峙的兩極格局的真正轉折點 。
結合教材,指出圖片所示雅爾塔體系的主要內容。
①重新確定歐亞國家的版圖
②審判戰犯,肅清法西斯主義和軍國主義
③對德、日、意的殖民地及國聯的委任統治地實行托管,原則上承認被壓迫民族的獨立權利;
④成立聯合國,調節國際爭端、維護戰后和平
⑤美、蘇、英劃分勢力范圍
凡華體系與雅爾塔體系有何異同?如何評價雅爾塔體系?
積極:
以建立和維護世界和平為主要目標;
提倡不同社會制度國家之間的共處與合作
局限:
大國相互妥協;
強權政治色彩;
嚴重損害一些國家的利益
四、國際矛盾的再隱現
杜魯門:共產主義已經成為世界上一切邪惡的根源,全世界應該采取美國制度。
斯大林:蘇維埃制度比非蘇維埃制度更有生命力,更穩固……戰爭是現代壟斷資本主義基礎上發展的必然產物,只要資本主義存在,戰爭就不可避免。
... ... ...
關鍵詞:第二次世界大戰與戰后國際秩序的形成PPT課件免費下載,.PPTX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