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版九年級歷史下冊《蘇聯的社會主義建設》PPT免費課件,共18頁。
【課標要求】
1了解從“戰時共產主義政策”“新經濟政策”到“蘇聯模式”的演進,
2從“史料實證”角度認識蘇俄向社會主義過渡的曲折性和漸進性,
3并運用“唯物史觀”評價蘇聯模式。
【重點難點】
1.重點:戰時共產主義政策和新經濟政策的內容,影響,蘇聯模式的主要特征。
2.難點:客觀評價蘇聯模式(蘇聯的社會主義實踐對于中國的社會主義道路探索的借鑒意義)。
一、戰時共產主義政策
1、背景
內憂外患
經濟困難、糧食短缺。
2、戰時共產主義政策的內容
1918~1921年3月
把有限力量集中起來爭取戰爭勝利。
⑴農業:實行余糧收集制
⑵工業:中小企業國有化
⑶商業:取消自由貿易,實行實物配給制
3、戰時共產主義政策的影響
保證了戰爭的勝利,但是造成了嚴重的經濟危機和政治危機
二、新經濟政策
調整國家與農民的關系、發展經濟
(1)農業:固定的糧食稅;
(2)工業:允許私營企業發展,引入外國資本;
(3)商業:允許自由貿易,實行按勞分配。
鞏固了政權,恢復了經濟
三、蘇聯模式
1、蘇聯模式的背景
國外是帝國主義的經濟封鎖和戰爭威脅;
國內是落后的經濟文化與專制傳統。
2、蘇聯模式的內容
蘇聯模式
=單一公有制+指令性計劃經濟+高度集中的政治體制
積極作用:
1:在較短時間里實現了經濟的快速發展,實現了工業化,與西方國家的經濟大危機形成鮮明對比;
2:為后來的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奠定了物質基礎。為蘇聯贏得巨大的國際聲譽。
消極作用
1:片面發展重工業,國民經濟比例失調,人民生活水平不高。
2:強制農業集體化,壓抑農民的生產積極性。
3:排斥市場經濟,模式僵化。
... ... ...
關鍵詞:蘇聯的社會主義建設PPT課件免費下載,.PPTX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