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版九年級歷史下冊《第二次工業革命》PPT優秀課件,共36頁。
第二次工業革命的興起
19世紀六七十年代
科學研究同工業生產緊密結合
政治上:通過資產階級革命和改革,資本主義制度在歐美進一步鞏固和擴展。
經濟上:19世紀,隨著第一次工業革命的展開,歐美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的經濟迅速發展。
技術上:科學研究取得重大進步,為第二次工業革命提供了基礎。
電的應用
(1)發電機的發明
①理論基礎:1831年,法拉第發現電磁感應現象。
②應用:到19世紀70年代,發電機進入生產領域,電力開始作為動力帶動機器。
(2)愛迪生的發明
美國發明家愛迪生發明了耐用的白熾燈泡、堿性蓄電池、電影攝影機和放映機等,在紐約建立了美國第一座火力發電站。
愛迪生的貢獻
(1)地位:美國偉大的發明家,被譽為“發明大王”。
(2)發明:耐用的白織燈泡、堿性蓄電池、電影攝影機和放映機等。
(3)品質:堅忍不拔、勇于創新、不畏艱難。
(3)其它發明
發電機、電動機、電焊機、電鉆、電話、電車、電報等紛紛問世。
新的交通工具
汽車的發明
(1)19世紀80年代,德國人本茨制造出一輛由內燃機驅動的汽車。
(2)1913年,美國的福特汽車公司使用流水線生產汽車,帶來了汽車制造業的革命。
內燃機發明的意義
內燃機的發明解決了交通運輸工具的發動機問題,在交通運輸領域內引發了一場變革;帶動了相關的新興工業的發展,為人們的生產和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便利。
化學工業的產生
1867年,瑞典化學家諾貝爾發明了現代炸藥。后來他又研制出無煙炸藥。諾貝爾的發明在軍事、工程等方面得到了廣泛應用。
第二次工業革命的影響
促進了生產力的飛速發展,使歐美資本主義國家成為工業強國。
極大改善了人們的生活。
出現了壟斷組織,主要資本主義國家進入壟斷資本主義階段,即帝國主義階段。
第二次工業革命對中國的影響
19世紀末20世紀初,西方列強掀起瓜分中國的狂潮,使中國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深淵;隨著中國民族危機的加深,中國人民先后掀起變法維新運動、義和團運動、辛亥革命等。
19世紀60-90年代,洋務運動學習西方先進技術,創辦近代工業,在客觀上促進了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加快了中國近代化的進程。
火車、汽車、電燈、電報等傳入中國,逐漸改變了人們的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
... ... ...
關鍵詞:第二次工業革命PPT課件免費下載,.PPTX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