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記》PPT課件4
陶淵明(公元365—427年),字元亮,又名潛,世稱靖節先生,因宅邊曾有五棵柳樹,又自號“五柳先生”,潯陽柴桑(今江西九江市西南)人。東晉著名詩人、辭賦家、散文家。陶淵明少年時代既好讀六經,有大濟蒼生的宏愿,又厭惡世俗,熱愛純凈的自然。
陶淵明喜愛農村的田園躬耕生活,歸隱后,他經常參加農事,種豆采菊,吟詩作文,描繪田園風光,歷來被認為是我國文學史上第一位田園詩人。所做詩文,大多描寫田園風光,感情真摯深切,風格樸素自然。以《歸田園居》、《飲酒》、《桃花源詩并序》等為代表作。今存《陶淵明集》。
... ... ...
美麗的桃花源至今流傳的成語:
世外桃源、豁然開朗、怡然自得、
無人問津、雞犬相聞、黃發垂髫。
段落層次
一(1段)武陵漁人偶然發現桃林。
二(2、3段)漁人進入桃源,在桃源人家里做客及辭去的經過。
三(4、5段)漁人離開桃源后,太守等人先后探訪桃花源未果的情形。
... ... ...
品讀課文
1、找出反映漁人發現桃花源經過的詞語。
2、作者是如何描寫桃花林中的自然景色的?
3、漁人入山后,看到桃花源怎樣的生活環境?
4、文中描寫桃花源里老人和小孩神情的句子
... ... ...
背景資料:
《桃花源記》是陶淵明的代表作之一,大約作于永初二年(公元421年)。作者生活的時代正是晉宋易代之際。東晉王朝極端腐敗,對外一味投降,安于江左一隅之地。統治集團內部互相傾軋,軍閥連年混戰,賦稅徭役繁重,加深了對人民的剝削和壓榨。
主題:
本文借武陵漁人偶然發現桃花源的故事,表現作者對理想的桃花源生活的向往和對現實動亂、黑暗生活的不滿。
關鍵詞:向往、不滿。
... ... ...
寫法借鑒
1、以虛諷實:虛構“世外桃源”以寄托政治理想和對黑暗現實的批判。
2、虛實結合:真實的人物(劉子驥)和虛構的故事,準確的朝代、年代和說不清道不明的地點,使得本文的情節亦真亦幻、若虛若實、撲朔迷離、奇趣無窮
3、語言生動簡潔又含蓄雋永,看似輕描淡寫,卻使人物景物歷歷在目令人神往。
4、詳略得當
關鍵詞:桃花源記課件PPT,北師大版九年級下冊語文PPT課件下載,九年級語文幻燈片課件下載,桃花源記PPT課件下載,.PPT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