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版九年級語文上冊《水調歌頭》PPT免費課件下載,共24頁。
學習目標
1.反復朗讀本首詞,體會其中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2.通過聯想和想象感悟古代詩詞的意境,領會詞人情感的變化過程;
3.理解詞人借詠月表達的人生感觸,學習詞人樂觀曠達的生活態度。
作家作品
蘇軾(1037-1101年),字子瞻、和仲,號鐵冠道人、東坡居士,世稱蘇東坡、蘇仙,北宋著名文學家、書法家、畫家。宋高宗時追贈太師,謚號“文忠”。
與黃庭堅并稱“蘇黃”;與辛棄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稱“蘇辛”;與歐陽修并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蘇軾善書,“宋四家”之一;擅長文人畫,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
作品有《東坡七集》《東坡易傳》《東坡樂府》《瀟湘竹石圖卷》《古木怪石圖卷》等。
創作背景
這首詞是宋神宗熙寧九年(1076年)中秋作者在密州時所作。詞前的小序交代了寫詞的過程:“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蘇軾因為與當權的變法者王安石等人政見不同,自求外放,輾轉在各地為官。他曾經要求調任到離蘇轍較近的地方為官,以求兄弟多多聚會。熙寧七年(1074年)蘇軾差知密州,到密州后,這一愿望仍無法實現。熙寧九年的中秋,皓月當空,銀輝遍地,詞人與弟弟蘇轍分別之后,已七年未得團聚。此刻,詞人面對一輪明月,心潮起伏,于是乘酒興正酣,揮筆寫下了這首名篇。
課堂小結
《水調歌頭》是一首世代相傳的“中秋詞”,蘇軾政治失意,妻子亡故,弟弟遠在他鄉,他內心十分苦悶,于是借詢天問月來排遣愁緒。“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是蘇軾的思念,更是他的曠達。
... ... ...
關鍵詞:水調歌頭PPT課件免費下載,詩詞三首PPT下載,.PPT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