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版八年級語文下冊《社戲》PPT優質教學課件,共24頁。
學習目標
1、了解有關《吶喊》的文學常識,理解文章的創作背景和主旨情感。
2、理解文中多種表達方式的綜合運用,把握景物描寫在文中的作用。
3、領悟魯迅作品語言簡潔而富有表現力的特點。
4、感受當地淳樸、和睦、善良的民風民俗,體會作者對童年美好生活的回憶和留戀,培養淳樸善良、有愛無私的品質。
品讀好戲
1.一共寫了7件事:(1)隨母親歸省小住平橋村。(2)釣蝦放牛的鄉間生活。(3)看戲前的波折。(4)夜航去看社戲途中 (5)趙莊看戲。(6)看戲后歸航偷豆。(7)六一公公送豆。
(3)(4)(5)(6)都是詳寫
(1)(2)(7) 都是略寫
2.離海不遠,極偏僻,臨河,住戶少,種田打漁為業。民風淳樸,熱情好客。
3.①因為“我”在平橋村受到優待,又可以免念“秩秩斯干幽幽南山”。
②作為客人,得到優待,沒有封建禮教的約束。
③生活豐富多彩,充滿友愛和情趣。
以動寫靜與以動襯靜的區別
以動寫靜主要運用想象來刻畫,目的是寫活靜物,讓靜物呈現出更動態的形象。(主觀)
淡黑的起伏的連山,仿佛是踴躍的鐵的獸脊似的,都遠遠地向船尾跑去了……
以動襯靜主要運用反襯的手法表現,目的是襯托環境,使靜景更靜。(客觀)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萬籟此都寂,但余鐘磬音。
——《題破山寺后禪院》
小 結
本文通過敘寫“我”童年時與農村孩子看社戲的美好往事,刻畫了一群栩栩如生的農家孩子形象,表現了勞動人民淳樸善良、友愛無私的美好品質,展示了農村自由天地中充滿詩情畫意的兒童生活畫卷,表達了作者對勞動人民的深厚情感和對童年美好生活的懷念之情。
... ... ...
關鍵詞:社戲PPT課件免費下載,.PPT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