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編版中外歷史綱要上冊《明至清中葉的經濟與文化》PPT教學課件下載,共35頁。
經濟——發展與局限
1.社會經濟的發展
(1)農業領域
①糧食產量提高:新的農作物品種輸入中國,其中高產糧食作物玉米、甘薯的推廣種植,大幅度提高了糧食總產量。
②農產品商品化程度的提升:江南等地區農業的多種經營日益興盛,經濟作物品種繁多,種植廣泛;農業生產區域分工的出現.
明清時期農業發展的原因:
(1)新航路的開辟,高產農作物的傳入
(2)生產力水平提高,精耕細作農業的繼續發展
(3)政府調整政策,鼓勵墾荒,賦稅征銀。
明清時期農業發展的意義
(1)提高了糧食產量,推動人口增長;有利于社會的穩定和繁榮
(2)對手工業和城鎮商品經濟的發展起到了推動作用
(2)手工業領域
①私營手工業超過官營手工業占據主導地位
②傳統與新興手工業生產規模不斷擴大
出現資本主義萌芽
(3)商業進入新的繁榮期
①貨幣白銀化:美洲等地的白銀大量流入中國,促進了長途和大額貿易發展,也有利于商業資本的集聚
②商幫:一些地方的人以經商聞名,形成了勢力雄厚的商人群體,如徽商、晉商。
③興起工商業市鎮:以經濟功能為主,商業活躍,人口密集,成為地區貿易網絡的核心;城市的生產性、專業性、商業性增強
2.社會經濟的局限
(1)經濟:男耕女織、自給自足的傳統小農經濟占據壓倒優勢。
資本主義萌芽發展緩慢,整個生產未能進入工場手工業階段
(2)政治:日益僵化的專制統治壓制和阻礙社會的進步和轉型。
... ... ...
關鍵詞:明至清中葉的經濟與文化PPT課件免費下載,明清中國版圖的奠定與面臨的挑戰PPT下載,.PPT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