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編版中外歷史綱要上冊《諸侯紛爭與變法運動》PPT優秀課件下載,共26頁。
一、春秋戰國時期的社會變革
1.列國紛爭與華夏認同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東遷洛邑,歷史進入東周時期(分為春秋、戰國兩個階段)
春秋戰國時期出現中華民族交融的第一次高潮(促成民族交融的主要因素)
a.分封制的實施(加強了周王室與諸侯國的經濟文化聯系,也密切了周王室與周邊少數民族的聯系,推動了邊遠地區的經濟開發和文化發展)。
b.諸侯征戰。
c.華夏族與戎狄蠻夷頻繁往來,聯系密切。
d.戎狄蠻夷內遷。
2.經濟發展
冶鐵技術出現,鐵犁工具開始使用,牛耕得到推廣
興建水利灌溉工程:都江堰、鄭國渠、芍陂
農業進步推動社會分工,促進工商業的繁榮
3.變法運動
(1)重農抑商,獎勵耕織
(2)獎勵軍功,剝奪和限制貴族特權
(3)強制大家庭拆散為個體小家庭
(4)“廢井田,開阡陌”,授田于百姓,確立土地私有制
(5)實行什伍連坐,互相糾察告發
(6)普遍推行縣制,縣的主要官員由君主任免
商鞅變法順應歷史潮流。集列國變法之長,是戰國時期持續時間最長、涉及面最廣、改革最為徹底的一次變法。變法使秦國國富兵強,為秦統一中國奠定了基礎
二、孔子、老子學說和百家爭鳴
1.孔子和老子
提出“仁”與“禮”的學說,孔子思想的核心觀念是“仁”,意為關愛他人,進而主張統治者順應民心,愛惜民力;“為政以德”,通過以身作則的道德感化來治理國家;孔子對現實不滿,主張恢復西周等級森嚴的禮樂制度;孔子承認制度隨著時代變化應當有所改良
2.百家爭鳴
(1)春秋戰國時期是社會大變革時期。社會經濟的發展,促使階級關系出現新變化,舊的貴族等級體系開始瓦解,新興的士階層崛起,他們提出自己的政治社會主張和要求,試圖影響現實政治
(2)各國統治者出于爭霸需要,禮賢下士,爭相招攬人才。士人周游列國,頗受重用。他們的活躍推動了學術文化的繁榮。當時出現眾多學說、學派,各自提出對政治、社會乃至宇宙萬物的看法,彼此論戰辯駁,形成百家爭鳴的思想文化繁榮局面
百家爭鳴是春秋戰國時期社會經濟發展、階級關系變化在思想領域內的反映,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波瀾壯闊的思想解放運動
(1)為新興的地主階級登上歷史舞臺奠定了思想理論基礎
(2)成為后世中華思想文化的源頭活水,影響十分深遠
... ... ...
關鍵詞:諸侯紛爭與變法運動PPT課件免費下載,.PPT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