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版九年級歷史下冊《戰后資本主義的新變化》PPT教學課件,共17頁。
知識梳理
一、歐洲的聯合
1.西歐經濟恢復與發展的原因:
西歐國家借助原有的工業基礎;美國的馬歇爾計劃的援助;采用最先進的科學技術成果;制定恰當的經濟發展政策。
2.歐洲共同體建立過程:
20世紀50年代初,法國和聯邦德國等六國組建歐洲煤鋼共同體。
1958年,六國又建立了歐洲經濟共同體和歐洲原子能共同體。
1967年,三個組織合并為歐洲共同體,簡稱“歐共體”。
3.歐盟:1993年,大部分西歐國家在歐共體的基礎上組成了歐洲聯盟。
二、美國的發展
二戰后發展情況:
積極拓展世界市場,應用最新科技成果,革新生產技術,刺激了經濟的繁榮,成為資本主義世界的霸主。
20世紀七八十年代:
經濟發展速度緩慢。
20世紀90年代:
美國出現了“新經濟”,其特征為全球化和信息化。
三、日本的崛起
1.二戰后美國對日本政策:
二戰后,美國單獨占領日本,推行非軍事化和民主化改革,頒布了“和平憲法”。
2.日本崛起原因:
美國出于戰略需要,開始積極扶持日本。
朝鮮戰爭爆發后,日本獲得了大量軍需訂單。
日本政府制定適當的經濟政策,大力引進先進技術。
四、社會保障制度的建立
1.美國:羅斯福新政期間,頒布了《社會保障法》實現養老金制度、失業保險制度,向無依無靠者提供救濟。20世紀50年代,美國兩次修訂《社會保障法》擴大受益群體。提高最低工資,資助貧困學生。
2.英國:1948年,建成“福利國家”。
3.利弊:社會保障制度可以緩和階級矛盾,創造一個有利于經濟發展的穩定的社會環境,但是不能解決資本主義制度的基本矛盾。
... ... ...
關鍵詞:戰后資本主義的新變化PPT課件免費下載,.PPT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