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版九年級歷史下冊《俄國的改革》PPT課件下載,共29頁。
一、彼得一世改革
1.沙皇俄國的由來
9世紀基輔羅斯
13世紀上半葉被蒙古征服
13世紀末莫斯科公國崛起
16世紀初統一
16世紀中期莫斯科大公伊凡四世稱“沙皇”
2.彼得一世改革的原因
在沙皇的專制統治下,俄國盛行農奴制,是一個封閉落后的國家。農業和手工業主要使用農奴勞動,工商業發展極其緩慢。
3.彼得一世改革的目的
4.彼得一世改革的內容
軍事:實現義務征兵制。
經濟:發展工商業,鼓勵興辦手工工場,允許工場主購買農奴。
政治:引進西歐的官僚系統,大力削弱貴族實力,加強沙皇專制權力。
科技、教育社會生活:引進西歐先進科技,發展學校教育,提倡西歐的生活方式等。
5.彼得一世改革的影響
積極影響:
①通過改革,俄國的經濟、軍事實力大大增強,一躍成為歐洲軍事強國,為對外擴張準備了條件。
②彼得一世改革以強兵和學習西方科學技術為目標,開啟了俄國近代化的進程。
消極影響:在他的統治下,農奴制進一步強化,后來成為俄國社會發展的障礙。
二、廢除農奴制
1.農奴制的含義
俄國農奴制:是15世紀下半葉~19世紀上半葉,俄國在以勞役制為主要剝削形式的地主莊園經濟基礎上建立的經濟、法律制度。農民被束縛在地主的土地上,在土地、人身、司法上依附于地主,處于社會最低層,實際上是農奴。
農奴是歐洲封建社會的一個特定階級,依附于封建主。租種農奴主的土地(稱為份地),有自己的生產工具,可以自由結婚。農奴要向封建主服役并交納租稅。封建主不能任意殺死農奴,但可以買賣或轉贈。簡單地說,農奴是人身權利受到限制的人。
2.俄國廢除農奴制的原因
(1)經濟上 (根本原因)
農奴制嚴重阻礙俄國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
(2)政治上
階級矛盾進一步激化,農奴暴動頻繁。
(3)外部危機
克里米亞戰爭,俄國戰敗。
... ... ...
關鍵詞:俄國的改革PPT課件免費下載,.PPT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