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版八年級歷史下冊《經濟體制改革》PPT精品課件,共26頁。
預習目標
目標1:掌握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理解生產關系一定要適應生產力發展的基本原理;
目標2:掌握城市經濟體制改革的內容、中心環節和影響;
目標3:理解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和作用;
目標4:認識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后我國經濟體制改革逐步深人
一: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
1.背景: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黨和政府實行改革開放政策。改革先從農村開始。
2.目的:調動農民的生產積極性,促進農村經濟發展。
3.實施
(1)開始:1978年,安徽鳳陽小崗村農民實行分田包產到戶,自負盈虧。
(2)發展:1983年,基本在全國農村普遍實行。
4.意義
(1)激發了農民的勞動熱情,帶來農村生產力的大解放,農業生產和農民收入均有很大提高。
(2)隨著農業向專業化、商品化、社會化發展,農村鄉鎮企業也迅速發展起來,為農民致富和實現現代化開辟了一條新路。
二:城市經濟體制改革
1.背景:“改革在農村取得成功,為繼續深化改革打下了基礎,改革的浪潮從農村涌向城市。
2.展開:1984年10月,中共十二屆三中全會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經濟體制改革的決定》,要求加快以城市為重點的經濟體制改革的步伐。
3.主要內容
(1)把原來單一的公有制經濟,發展為以公有制為主體的多種所有制經濟。
(2)對國有企業實行政企分開,逐步擴大企業的生產經營自主權,實行經營責任制。
(3)實行以按勞分配為主、多種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
4.中心環節:增強企業活力。
5.意義:大大調動了企業、職工的積極性,增強了企業的活力。
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1.提出:1992年,中共十四大。
2.意義:有利于實現經濟的協調發展和穩定高速 增長,對現代化建設有巨大推動作用,使中國的經濟實力明顯增強。
... ... ...
關鍵詞:經濟體制改革PPT課件免費下載,.PPT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