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版八年級歷史下冊《經濟體制改革》PPT優秀課件,共23頁。
學習目標
1.掌握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實行的背景、目的、過程及作用,理解生產關系一定要適應生產力發展的基本原理。
2.掌握城市經濟體制改革的開始、內容、中心環節和意義。
3.了解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與完善。
4.認識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后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逐步深入。
新課探究
目標導學一: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農村的經濟體制改革
(一)農村經濟體制改革的背景:(改革為什么首先從農村開始?)
1、中國是一個農業大國,農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農村人口多,農村生產力水平低,農業是改變中國落后面貌的關鍵。
2、人民公社的弊端。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下,廣大農民的生產積極性受到壓抑,農業生產發展緩慢。
(二)農村經濟體制改革的目的:調動農民的生產積極性,促進農村經濟發展。
(三)農村經濟體制改革的過程:
(1)嘗試:1978年安徽鳳陽小崗村農民實行分田包干到戶,自負盈虧。這樣農民有了生產自主權,生產積極性大大提高了。這種建立生產責任制的做法(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得到中央的肯定。
(2)推廣: 到1983年,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已基本在全國農村普遍實行。
(四)農村經濟體制改革的影響、意義、作用:
①激發了農民的勞動熱情,帶來農村生產力的大解放。
②農業生產和農民收入均有很大提高。
隨著農業生產向專業化、商品化、社會化發展,農村鄉鎮企業也迅速發展起來,為農民致富和實現現代化開辟了一條新路。
目標導學二:城市經濟體制改革——國有企業改革
(一)城市經濟體制改革的背景:改革在農村取得成功,為繼續深化改革打下了基礎,改革的浪潮從農村涌向城市。
(二)城市經濟體制改革的開始:1984年10月,中共十二屆三中全會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經濟體制改革的決定》,要求加快以城市為重點的經濟體制改革的步伐,隨后城市改革全面展開。
(三)城市經濟體制改革的內容:
把單一公有制經濟,變為公有制經濟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
對國有企業實行政企分開,擴大生產經營自主權,實行經營責任制。
實行按勞分配為主,多種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
增強企業活力
城市國有企業改革與農村改革的相同之處:
(1)改變了以往的經營方式。
(2)都實行勞動者按勞分配、多勞多得。(克服了平均主義的弊端)
(3)都提高了勞動者的生產積極性,促進了經濟的發展。
(4)都實行了生產經營責任制,其實質是責、權、利的緊密結合。
(四)城市經濟體制改革的意義:
1、通過改革,企業有了經營自主權;實行經營承包責任制,企業的經濟利益、職工的經濟收入與企業經營成果相聯系,克服了長期以來吃大鍋飯的弊病。這就大大調動了企業、職工的積極性,增強了企業的活力。
2、我國城鄉出現了經濟大發展的嶄新局面。
目標導學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計劃經濟:又稱指令型經濟,是根據政府計劃調節經濟活動的經濟運行體制。生產什么,怎樣生產,為誰生產都根據政府指令完成。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是指在社會主義公有制基礎上,使市場在國家宏觀調控下對資源配置起基礎性作用的經濟體制。在該經濟體制下,對資源配置起基礎性作用的不再是無所不包的計劃。而是社會主義國家宏觀調控下的市場。
有利于實現經濟的協調發展和穩定高速增長,對現代化建設有巨大推動作用,使中國的經濟實力明顯增強。
... ... ...
關鍵詞:經濟體制改革PPT課件免費下載,.PPTX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