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版八年級歷史上冊《正面戰場的抗戰》PPT優質課件,共19頁。
臺兒莊戰役
日軍占領南京后,為打通南北戰場,沿津浦路從南北兩個方向夾擊徐州。同時,一部日軍從山東半島登陸,沿膠濟線西進,企圖與津浦路南下的日軍會師臺兒莊,再合攻徐州
(1)1938年3月,北路日軍孤軍南下,向臺兒莊發起攻擊
(2)經過激烈巷戰,日軍占領臺兒莊大部分地區,中國軍隊頑強據守南關一角。在臺兒莊內激戰的時候,中國軍隊主力完成了對日軍的包圍,發起全面反攻
臺兒莊戰役共殲敵1萬余人,是抗戰以來中國正面戰場取得的最大的一場勝仗,振奮了中國軍民的精神,堅定了抗戰意志和信念
保衛大武漢
1938年6月,日軍集結40多萬兵力進攻武漢。為了保衛大武漢,中國軍隊共部署100多萬人參戰
日軍在空軍、海軍的協助下猛烈進攻。中國軍隊利用大別山、鄱陽湖和長江兩岸有利地形,構筑工事,逐次抵抗,消耗敵人
第三次長沙會戰
抗日戰爭進入相持階段后,日軍先后發動兩次長沙會戰,企圖占領長沙,均未得逞
日軍調集10余萬兵力,以空軍為掩護,對長沙發動第三次進攻。在長沙城下,中國軍隊與日軍反復爭奪陣地。增援長沙的三路日軍分別被中國軍隊擊退。進攻長沙外圍的日軍,在中國軍隊的英勇搏殺下,傷亡慘重,被迫突圍北撤
抗戰初期國民政府丟失大片土地的原因。
(1)在軍事實力上,敵強我弱,雙方力量懸殊,而且日本蓄謀已久,準備充分。
(2)抗戰開始后,國民政府實行片面抗戰路線,只依靠政府和軍隊,不敢發動人民群眾。
對抗日戰爭時期國民黨正面戰場的評價。
(1)抗日戰爭存在著兩個戰場,即主要由國民黨軍隊承擔的正面戰場和共產黨領導的人民武裝開辟的敵后戰場。國民黨正面戰場的作用不能忽視。
(2)從抗戰爆發到1938年10月武漢失守的防御階段,國民黨正面戰場是主要戰場,國民黨軍隊對日本侵略軍進行了英勇抵抗。淞滬、徐州、武漢等會戰,都打得非常艱苦、激烈。這一階段國民黨軍隊的英勇作戰,粉碎了日本帝國主義速戰速決滅亡中國的計劃,為敵后戰場的開辟提供了重要條件。由于國民黨實行片面抗戰路線和單純防御的戰略,同時也由于敵我力量相差懸殊,最終導致大片國土淪喪。
(3)從武漢失守到1943年,日軍停止了對國民黨正面戰場的戰略進攻,但戰役性的進攻從未間斷。國民黨轉為消極抗戰、積極反共,但也還是進行了多次戰役戰斗。
(4)1944年日軍發動豫湘桂戰役,國民黨的方針是保存實力、消極避戰,結果損兵數十萬,使眾多城市和大片國土淪于敵手。
總之,國民黨正面戰場對抗擊日本帝國主義的侵略,保衛國家不被日本滅亡,是起了重要作用的。
... ... ...
關鍵詞:正面戰場的抗戰PPT課件免費下載,.PPT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