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版七年級歷史上冊《東漢的興亡》PPT教學課件下載,共64頁。
本課內容概述
秦漢的大一統在中國歷史發展上具有重大的意義。它確立了中華民族大一統的政治體制和中華文化共同體的觀念,造就了全民族的政治文化認同心理。光武帝劉秀順應了統一國家建立與鞏固的歷史潮流,結束了西漢末年以來混亂的局面,重整封建統治秩序,推行休養生息政策,社會出現了繁榮景象。東漢中后期,外戚、宦官專權造成社會動蕩不安,184年爆發的黃巾起義,沉重打擊了東漢的統治,使東漢政權名存實亡。
知識點一 光武中興
1.西漢和東漢
2.光武帝劉秀實行休養生息政策的原因和“光武中興”的措施、表現
(1)原因:光武帝劉秀親自參加了農民起義,認識到過度的剝削和壓迫會使老百姓造反,只有愛惜民力,才能使他們安心生產,才能穩定社會。借鑒了西漢初期的治國經驗,在經濟凋敝、社會動亂局面下,只有采取休養生息政策,才能安定民心,穩定統治秩序,因此,光武帝劉秀實行休養生息政策。
(2)措施
①經濟上,多次下令釋放奴婢,減輕農民的負擔。
②政治上,合并郡縣,裁減官員,加強對官吏的監督,懲處貪官污吏。
③民族關系上,允許北方少數民族內遷,緩和民族矛盾。
(3)表現:到光武帝統治后期,社會出現了比較安定的局面,經濟得到恢復和發展,史稱“光武中興”。
知識點二 外戚宦官交替專權
3.外戚、宦官專權局面出現的原因和影響
(1)原因
①自和帝始,皇帝多幼年即位,太后和外戚專權。當皇帝長大后,不甘成為傀儡,往往借助宦官之力奪回權力,而宦官又借機日漸坐大。
②外戚和宦官交替專權,深層次的原因是封建專制皇權的至高無上和皇位世襲制。光武帝加強了皇權,中央的“三公”只有名分卻無實權,皇權缺少制約。當繼位的皇帝年幼或無能時,宰相不能發揮作用,大權很容易旁落到外戚或宦官之手。這些人借皇帝名義發號施令,為非作歹,禍亂朝綱。這充分暴露了封建專制制度的弊端。
(2)影響
①外戚與宦官之間多次斗爭,輪流掌權,導致東漢后期政治異常黑暗腐敗。
②外戚與宦官輪番對廣大人民進行殘酷剝削,給人民帶來深重災難,激化了階級矛盾,導致了黃巾起義的爆發。
③外戚與宦官交替專權,削弱了東漢中央集權統治,造成了東漢末年軍閥割據混戰的局面。
... ... ...
關鍵詞:東漢的興亡PPT課件免費下載,.PPT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