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版七年級歷史上冊《東漢的興亡》PPT精品課件,共28頁。
王莽改制
目的:緩解社會矛盾,鞏固統治
特點:托古改制
結果:引發社會混亂,導致綠林、赤眉起義
失敗原因:
任己而不師古,秦氏以之致亡;師古而不適用,王莽以之身滅!端螘·禮志序》
不合時宜的改革激化社會矛盾
一.光武中興
漢光武帝劉秀(前6—57),字文叔,漢景帝后裔。新朝王莽末年,起兵反對王莽,昆陽之戰,光武挽狂瀾于即倒,王尋等百萬之眾,一時土崩瓦解。統一天下,定都洛陽,重新恢復漢室政權,為漢朝中興之主。在位三十三年,謚號光武,即光紹前業之意,廟號世祖。
東漢的建立
他即位后掃平了各地義軍和割據勢力,于公元36年再度實現了全國統一。
光武中興
輕徭薄賦,減輕負擔
提倡節儉,裁并機構
整頓吏治,嚴懲貪官
注重教育,興辦官學
釋放部分奴婢、提高奴婢的身份地位
允許北方少數民族內遷,緩和民族矛盾
東漢初年的政策調整收到明顯成效,人口和墾田數迅速增長,社會安定,“四夷賓服,家給人足,政教清明”,再現了西漢前期國強民富、文化昌盛的景象, 史稱“光武中興”。
影響:平息了西漢末年以來的混亂,全國呈現較為繁榮安定的景象。
隱患:對貴族官僚和地方豪強妥協,原先的社會問題并未根本解決。
二、東漢后期政局的混亂
東漢中后期,皇帝大都幼齡即位,太后臨朝。
皇太后不便親理政務,重用她們的父兄子侄輔政。
權利落入輔政外戚手中,他們控制朝政,專橫跋扈。
幼帝長大后,不滿權力被外戚侵奪,便依靠親信宦官翦除當權的外戚。
皇帝借宦官之力奪回政權後,宦官專權。
三、黃巾起義
東漢后期政局混亂,豪強大族大量兼并土地,民不聊生。各種社會矛盾空前尖銳,社會動蕩不安。東漢后期七八十年間爆發了大小100多次起義,東漢統治已無法維持。
時間:184年
人物:張角等
口號:“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 天下大吉”
起義軍:頭裹黃巾,被稱為“黃巾軍”
結局:被鎮壓,但余部堅持斗爭了20多年
影響:從根本上動搖了東漢王朝的統治,在鎮壓黃巾起義的過程中,由豪強和地主官員演變而成的軍閥紛紛割據自立,形成分裂動亂的局面,東漢名存實亡。
... ... ...
關鍵詞:東漢的興亡PPT課件免費下載,.PPTX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