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版九年級語文下冊《太常引·建康中秋夜為呂叔潛賦》PPT教學課件,共14頁。
新知導入
中秋之夜,月亮仿佛一面剛剛磨過的銅鏡,月亮中的“桂樹”是那么婀娜,如此美妙的景致,宋代詞人辛棄疾卻希望砍掉月中“桂樹”,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又寄寓了詞人怎么樣的情思呢?
這節課,我們就一起去辛棄疾的詩詞中探尋一下吧!
作者簡介
辛棄疾(1140-1207),字幼安,號稼軒,南宋豪放派詞人、將領,有“詞中之龍”之稱。與蘇軾合稱“蘇辛”,與李清照并稱“濟南二安”。
太常引·建康中秋夜為呂叔潛賦
辛棄疾
一輪秋影/轉金波,飛鏡又重磨。把酒問/姮娥:被白發,欺人奈何?
乘風好去,長空萬里,直下/看山河。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
寫作特色
托物言志,想象豐富。
借神話故事,抒發自己的政治理想。
富于濃厚的浪漫主義色彩。
巧妙地運用神話傳說構成一種超現實的藝術境界,來排解現實的苦悶。
課文主旨
詞人通過寫在中秋月下的所見所想,抒發了歲月流逝、功業無成的愁悶,強烈地表達了自己反對妥協投降、立志收復中原失地的政治理想和堅定信念。
... ... ...
關鍵詞:太常引建康中秋夜為呂叔潛賦PPT課件免費下載,.PPT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