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版八年級語文下冊《回延安》PPT課文課件,共40頁。
作者簡介
賀敬之,生于1924年,詩人,劇作家,山東棗莊人。1945年與丁毅等人創作的富有民族特色的新歌劇《白毛女》是我國新歌劇發展的里程碑。代表作有《放聲歌唱》《十年頌歌》《中國的十月》《“八一”之歌》《雷鋒之歌》《西去列車的窗口》等。
寫作背景
本詩選自《賀敬之詩選》(人民文學出版社2004年版)。1940年,16歲的賀敬之來到延安,喝延河水,吃延安小米,接受延安革命精神的熏陶,成長為革命詩人,與延安、與當地軍民結下了深厚的情誼。1956年,詩人參加西北五。▍^)青年造林大會,回到了闊別十年的延安,目睹延安城的新貌,情不自禁地寫下了這首著名的《回延安》,發出了激越高亢的時代之聲。
文章梳理
朗誦全詩,概括每一節的內容。
解析:第一節:抒寫久別后回延安時的激動與喜悅之情;
第二節:回憶當年在延安的生活情景,表達對延安的感激之情;
第三節:寫與延安親人歡聚的感人場面,表達親人相聚的喜悅之情;
第四節:描畫延安城的嶄新面貌,表達對延安建設成就的贊美之情;
第五節:贊頌延安在革命進程中的重大功績,并展望它的美好前程,表達詩人的惜別之情。
合作探究
詩歌采用了陜北民歌“信天游”的形式,具有地方特色,請結合內容談談你的理解。
解析:詩人采用了陜北民歌“信天游”的形式歌頌延安,這種詩歌形式兩行一節,一節一韻,詩行錯落有致,讀起來悠揚高亢。
①詩中運用了比興手法,抒發情感。如“樹梢樹枝樹根根,親山親水有親人”,以“樹”起興,比喻詩人和延安以及延安的父老鄉親血肉相連。
②描寫陜北農村的生活場景,富有地域特色如“白羊肚手巾紅腰帶”“米酒油饃木炭火”“白生生的窗紙紅窗花”等,都打上了延安烙印,有地域特色和生活氣息。
③陜北方言的運用,使地方特色更為濃郁。如多次出現疊詞“幾回回”“樹根根”“羊羔羔”“白生生”“一口口”等,一些兒化音“緊緊兒”“手把手兒”等。
總之,用“信天游”的形式歌頌延安,抒發詩人心中對延安母親的眷戀之情,使這首詩的形式和內容達到了完美的統一。
本文主旨
這首詩通過對詩人回延安的所見、所聞、所感和延安巨變的描寫,歌頌了延安人民在中國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中做出的巨大貢獻和輝煌成就,抒發了詩人重游革命圣地的無限喜悅之情和對延安、延安人民及革命事業的無比熱愛之情。
... ... ...
關鍵詞:回延安PPT課件免費下載,.PPT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