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版九年級歷史下冊《俄國的改革》PPT教學課件,共19頁。
溫故知新
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爭(民族解放運動)
1、1775-1783年:
2、1810-1826年:
3、1857-1859年:
4、1851-1864年:
到19世紀中期,已有哪些國家走上資本主義道路? 通過什么方式?
國家:英國、美國、法國等
方式:自下而上的資產階級革命
彼得一世改革(18世紀初)
1、背景:在沙皇的專制統治下,俄國盛行農奴制,封閉落后。工商業的發展極其緩慢。
2、時間:18世紀初
3、領導:彼得一世
4、目的:改變俄國落后面貌,實現富國強兵。
5、內容:政治、軍事、經濟、文教、社會生活
6、影響:性質、積極、消極(見課本)
1861年廢除農奴制改革
農奴制嚴重阻礙了俄國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
俄國的資本主義經濟發展緩慢
改革的目的
1.緩解社會矛盾
2.鞏固沙皇的統治
3.發展資本主義經濟
4.增強抵御西歐國家侵略及擴張能力
開始標志:1861年,頒布廢除農奴制法令。
改革內容:
1.農奴獲得人身自由,可以改變身份自由轉換職業;(自由)
2.農奴在獲得“解放”時,可以得到一份土地,但他們必須出錢(高價)贖買。(份地)
... ... ...
關鍵詞:《俄國的改革》PPT課件免費下載,.PPT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