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版九年級歷史上冊《君主立憲制的英國》PPT課件下載,共22頁。
議會與王權的斗爭
1.背景
(1)17世紀初,英國開始了斯圖亞特王朝的統治。
(2)國王詹姆士一世來自蘇格蘭,狂熱地推崇“君權神授”理論,渴望王權專斷。他認為,王權是上帝所賜,國王是上帝派到人間的統治者,神圣不可侵犯。他不經議會批準,強行征稅,使議會與王權處于對立狀態。
2.議會與王權的斗爭
(1)歷史傳統:英格蘭曾在1215年頒布《大憲章》,維護教俗貴族的特權,規定沒有經過協商,國王無權征稅,逐漸確立了“王權有限”和“王在法下”的基本原則。
(2)議會制度的確立:13世紀末,英格蘭基本確立議會制度。議會由上下兩院構成,上院由貴族組成,下院由騎士和平民代表組成,征稅權掌握在議會手中。
革命的發生
1.議會與王權矛盾激化
(1)繼詹姆士一世之后,查理一世繼續推行君主專斷政策,無視議會的權力。
(2)1628年,議會向國王呈遞了一份《權利請愿書》,重申查理一世在沒有得到議會同意的情況下,不得征稅;不經法院判決不能隨意逮捕人;和平時期不能隨意在居民家中駐軍。這份請愿書表達了議會限制王權的意圖。
(3)查理一世先是假意應允,在得到撥款后卻解散了議會,議會和王權的矛盾激化。
2.內戰爆發
(1)1640年,議會重新召開,議員們不斷抨擊國王專權,揭開了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序幕。查理一世派軍隊闖入議會,挑起了內戰。
(2)經過幾年的反復斗爭,議會軍隊打敗國王軍隊。1649年,查理一世被推上斷頭臺。隨后,英國宣布為共和國。
3.克倫威爾的統治
(1)共和國的權力落在了以克倫威爾為首的軍隊手中,議會有名無實。議會尊克倫威爾為“護國主”,克倫威爾獨攬大權。
(2)革命廢除了君主制,卻沒有終結個人專權的統治。
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爆發的背景
1.經濟基礎:資本主義經濟的興起和發展是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爆發的最基礎的條件。
2.階級基礎:資產階級和新貴族是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主要推動者和領導階級,他們的形成和壯大是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爆發的必要條件。
3.思想基礎:宗教改革后,資產階級還沒有形成完整的、成熟的理論體系,清教運動(16—17世紀在英國發生的反對代表封建專制王權的國教的社會政治運動)成為資產階級反封建斗爭的主要選擇,這是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旗幟。
4.直接原因:斯圖亞特王朝的封建專制統治導致階級矛盾激化。
5.導火線:查理一世強令蘇格蘭接受英國國教的禮拜儀式和主教制,引發了蘇格蘭人民的反英起義。
《權利法案》
1.斯圖亞特王朝復辟
(1)1660年,查理二世接受議會有條件的邀請,做了英國國王。英國恢復了君主制,但國王的權力受到了很大限制。
(2)查理二世的繼任者詹姆士二世是天主教徒,他在英國恢復天主教和專制制度,進行反攻倒算,激起了人民的反抗。
2.光榮革命:1688年,英國發生政變,議會作出決定:廢黜詹姆士二世,迎請他的女兒瑪麗和女婿威廉入主英國,這次政變史稱“光榮革命”。
3.《權利法案》
(1)頒布時間、機構:1689年,議會。
(2)內容
①重申英國人“自古就有的權利”,如議會定期召開、議員享有討論國事和言論自由的權利、征稅權屬于議會、國民可以自由請愿等。
②國王不經議會許可,不能隨意廢除法律,也不能停止法律的執行,不得征收捐稅。
③今后任何天主教徒都不能擔任英國國王,英國國王也不能與天主教徒結婚。
(3)意義:此后,英國議會的權力日益超過國王,君主立憲制逐漸形成。
4.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意義:英國資產階級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專制,為英國的資本主義發展開辟了道路,并對世界近代歷史的發展產生了重要的影響。
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影響
1.推翻了君主專制,使君主立憲制逐漸形成。
2.英國資產階級革命是人類歷史上民主制度對專制制度的一次重大勝利,為英國資本主義的迅速發展掃清了障礙。
3.揭開了歐洲和北美洲民主革命運動的序幕,推動了世界歷史的發展。
4.沒有從根本上解決英國政治經濟制度中存在的落后性問題,資產階級反而與舊貴族聯合起來鎮壓英國人民起義。
... ... ...
關鍵詞:《君主立憲制的英國》PPT課件免費下載,.PPT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