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版九年級歷史上冊《君主立憲制的英國》PPT優質課件,共40頁。
學習目標
1.知道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爆發的過程,“光榮革命”等基本史實。
2.理解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曲折性和不徹底性。
3.初步認識資本主義制度代替封建制度是歷史的進步,進一步樹立歷史進步意識,了解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長期性和曲折性。
議會與王權的斗爭(背景)
1、斯圖亞特王朝的統治
1603年因為伊麗莎白一世死后沒有子嗣,作為女王的表外孫,蘇格蘭國王詹姆士·斯圖亞特繼承英國王位,開始了斯圖亞特王朝在英國的統治。(這個王朝的國王家族姓斯圖亞特,故名)詹姆士一世為了維護封建專制統治,竭力鼓吹_____________。
2、英國的法律與政治傳統
12世紀初,英格蘭出現了一位好戰卻又屢戰屢敗的國王約翰。在連年的對外戰爭中,他失去了英格蘭在歐洲大陸除阿基坦公國的全部領地。為了維持戰事,約翰王加緊了對市民和貴族的盤剝。到了1215年春天,憤怒的貴族們集結起來,武裝討伐國王。1215年6月15日,面臨絕路的約翰王,不得不同意與25位貴族代表舉行談判。刀光劍影下,貴族代表與國王進行了整整四天的交鋒和妥協,最后,《自由大憲章》——這份和平停戰宣言終于簽署了。
英國國王查理一世主張君權神授,獨斷專行。無視英國議會的傳統,尋找種種借口,巧立名目,任意征稅。議會反對,他竟蠻橫地解散了議會,結果從1629年至1640年11年間,形成無議會統治的局面,并大量出售專賣權,把肥皂、鹽、酒、煤、鐵、麻布甚至針和鈕扣等許多生活必需品都列入專賣范圍。
17世紀議會斗爭的實質
以國王為首的上院成員代表的是封建勢力;下院的主要成員是資產階級和新貴族,是英國資本主義迅速發展的結果, 他們要爭取政治權利發展資本主義。雙方為了自身的利益在議會上展開了斗爭
17世紀英國議會斗爭的實質:是王權與議會權力的斗爭,是封建勢力與資本主義力量的斗爭
議會斗爭的根源是:英國資本主義的發展受到封建專制統治嚴重阻礙;斗爭激化的結果最終引發英國資產階級革命
共和時代
英國宣布為共和國后,以克倫威爾為首的軍隊掌握了共和國的權力,議會有名無實。議會尊克倫威爾為“護國主”,克倫威爾獨攬大權。革命廢除了君主制,卻沒有終結個人專權的統治。
斯圖亞特王朝復辟
1658年9月,克倫威爾逝世,高級軍官爭權奪利,國內政局混亂,資產階級和新貴族惶恐不安。
1660年5月,流亡法國的查理二世接受議會有條件的邀請,被迎回英國做了國王,斯圖亞特王朝復辟了。查理二世復位前曾許諾:赦免一切革命的參加者,實行宗教信仰自由,保證議會權力。但他即位后背信棄義,開展血腥報復,迫害擁護共和的革命者,連克倫威爾的尸體也被挖出來施以絞刑。查理二世的弟弟詹姆士二世繼位后,更是倒行逆施,他在英國恢復天主教和專制統治,更加激起人民的反抗。
光榮革命
這場宮廷政變沒有發生流血沖突,以和平的方式實現,史稱“光榮革命”。
1688年,英國發生政變,議會決定:廢黜詹姆士二世 ,迎請他的女兒和女婿入主英國因此歷史學家將其稱之為“光榮革命”。
君主立憲制
含義:又稱“議會君主制”或“有限君主制”,它是資本主義社會的一種政權組織形式,是指資本主義國家的君主權利受到憲法制約和限制的君主制。
特點:國家權力中心在議會,議會行使國家最高權力;君主是名義上的世襲國家元首,只是國家權力的象征,處于統而不治的地位。
英國資產階級革命最顯著的特點是什么?
領導階級:資產階級和新貴族的聯盟
艱難曲折。英國資本主義經濟發展不充分,資產階級力量不夠強大;任何新事物取代舊事物的過程都不是一帆風順的。
... ... ...
關鍵詞:君主立憲制的英國PPT課件免費下載,.PPTX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