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版八年級歷史上冊《中國工農紅軍長征》PPT課件下載,共21頁。
學習目標
1.了解紅軍長征過程中艱難險阻;
2.知道紅軍長征的原因和遵義會議的內容;
3.分析理解遵義會議和紅軍長征勝利的意義。
一.戰略轉移與遵義會議
1.戰略轉移
由于紅軍勢力的增強和根據地的壯大,引起了國民黨的恐慌,蔣介石指揮軍隊連續對紅軍發動了五次圍剿,下面我們來看這五次圍剿的具體情況
問題解析:
失敗,由于當時中央負責人博古和軍事顧問李德等人在軍事上指揮上犯了“左”的錯誤。
想一想:對比紅軍前四次反“圍剿”的勝利與第五次反“圍剿”的失敗,你認為在戰爭中起決定作用的是什么?
戰爭的勝敗,不在于力量的懸殊,而是取決于正確的軍事思想和戰略戰術。
2.長征開始 1934年10月
長征初期,紅軍沖破了敵人的四道封鎖線,渡過湘江,但人員只剩下三萬多人。左傾領導人還想去湘西,而敵人已在紅軍去湘西的路上布置了新的防線。這時毛澤東同志,提議進軍貴州,得到大多數同志的支持。于是紅軍強渡烏江,攻克貴州北部重鎮遵義。
3.長征開始
內容
集中全力糾正博古等人在軍事上和組織上“左”的錯誤,肯定毛澤東的正確軍事主張。
選舉毛澤東為中央政治局常委,取消博古、李德的軍事最高指揮權。
意義
確立了以毛澤東為核心的新的黨中央的正確領導,挽救了黨,挽救了紅軍,挽救了革命,成為中國共產黨歷史上一個生死攸關的轉折點。遵義會議是中國共產黨從幼年走向成熟的標志。
為什么說遵義會議是中國共產黨歷史上生死攸關的轉折點?
遵義會議前,由于紅軍在“左”傾錯誤思想的指導下,第五次反“圍剿”遭到失敗,付出了慘重的代價,被迫戰略轉移。遵義會議的召開,結束了“左”傾冒險主義在中央的統治,確立了毛澤東的正確領導地位,在極端危險的時刻挽救了黨,挽救了紅軍,挽救了中國革命。從而使黨中央和紅軍能勝利完成長征,轉到抗日的前線,開始中國革命的新局面。
二.過雪山草地
四渡赤水的意義是什么?
打亂了敵人的追剿計劃
巧渡金沙江的意義是什么?
使紅軍跳出了敵人的包圍
三.紅軍勝利會師陜甘
1.會師陜甘
1935年10月,中共中央帶領中央紅軍抵達陜甘革命根據地吳起鎮。
2.長征勝利
1936年10月,紅二方面軍和紅四方面軍到達甘肅會寧地區,于紅一方面軍勝利會師。紅軍三大主力師會師,宣告長征勝利結束。
3.長征勝利的歷史意義
粉碎了國民黨反動派消滅紅軍的企圖,保存了黨和紅軍的基干力量,使中國革命轉危為安。紅軍長征播下了革命種子,鑄就了長征精神,打開了中國革命的新局面。
長征精神:不怕艱難險阻、勇往直前,戰勝一切困難的革命英雄主義的精神
... ... ...
關鍵詞:《中國工農紅軍長征》PPT課件免費下載,.PPT格式